科學家提出制冷新方式:基于塑性晶體
- 來源: 《中國科學報》 2019-03-28 11:21:45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李昺團隊提出一種基于塑性晶體的新制冷方式。塑性晶體可能是一種前景可觀的用于研發制冷新技術的材料,相關技術可以降低制冷技術的能耗和環境影響。相關論文3月28日刊登于《自然》。
大多數的傳統制冷系統采用蒸汽壓縮制冷方式,其所采用的材料會對環境產生影響,這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大的擔憂。而且,據估計,現行的制冷技術約消耗全球25%~30%的電力,因此迫切需要全新的制冷技術。
目前,一種富有潛力的替代方案是采用能響應外部刺激(如壓力)而產生溫度變化的固態材料。但是,已有的固態材料一直存在能量變化小的缺陷,這限制了其應用潛力。
李昺及同事展示了多種塑性晶體在壓力驅動下大幅度的熱量變化。其中一種被測材料名為新戊二醇,其產生的能量變化約為389焦每千克開。這種顯著效果要歸因于塑性晶體的分子結構:塑性晶體高度無序,即晶格排列不規則。相對較小的壓力便能誘導這些結構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大幅度的能量變化。
不過,研究人員指出,這些材料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的優化以提高效率,但是它們或提供了一種探索下一代固態制冷技術的新途徑。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科學家提出制冷新方式:基于塑性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李昺團隊提出一種基于塑性晶體的新制冷方式。塑性晶體可能是一種前景可觀的用于研發制冷新技術的...
2019-03-28 11:21:45
-
-
CRISPR新設備可幾分鐘檢出基因突變 為研究人員提供基因編輯功能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克萊蒙特學院凱克研究所的合作團隊將基因編輯技術與納米電子學相結合,創造出一種可在幾分鐘內檢測...
2019-03-28 10:11:38
-
-
人類大腦有自己的“發育時間表” 30歲之前,“我”還年輕,還是寶寶
現在流行在邁入30歲后就說自己已經老了,腦子也經常忘事兒。不過,這只是嘴巴自作主張的說法吧?人家大腦可并不承認——英國科...
2019-03-27 11:33:44
-
-
我薄儲層超稠油開發關鍵技術破行業難題 大幅提高石油資源利用率
我國已發現厚度小于6米、原油黏度5萬毫帕·秒以上的薄儲層超稠油低品位儲量超過7億噸。但由于油藏原油黏度高、薄儲層散熱快等...
2019-03-27 10:19:50
-
-
香港科技園建“創新斗室” 落實采用“組裝合成”建筑法
據《香港商報》報道,為吸引當地及海外創科人才,香港科技園公司將興建高17層的住宿單位創新斗室。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
2019-03-27 09: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