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搭橋 消費券助力消費重啟、帶動消費回補
- 來源: 新華網 2020-04-28 17:14:52
近期,杭州、深圳、鄭州等多地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激發消費潛力、帶動消費回補。為評估消費券對拉動消費的實際效果,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劉俏、沈俏蔚研究團隊聯合螞蟻金服,以杭州為樣本進行了研究。作為研究成果,4月27日,《疫情下消費重啟,數字消費券堪當重任——基于對杭州消費券的實證研究及政策建議》發布。
3月27日起,杭州市通過支付寶平臺分4期發放數字消費券,杭州常住人口均可申領,每人每周限領一次,申領后可在線下各類商家使用,使用有效期為1周,消費滿額后直接抵扣。3月27日第1期發放200萬套總價1億元消費券,4月3日第2期發放150萬套總價1.5億元消費券,隨后2期發放數額與第1期相同。消費券受到杭州市民歡迎,首期發放的數字消費券在有效期內核銷比例達70.2%。
研究顯示,消費券刺激消費效果明顯。政府1元錢的消費補貼能夠帶來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費,且新增消費并不是“消費提前”所致,消費券過后消費恢復常態無明顯下滑。新增消費主要流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服務等小微商戶,受到拉動效應最大的是消費水平較低群體。
研究認為,消費券在杭州產生積極的作用,這也許與杭州的經濟基礎和消費環境有關。創造杭州消費券模式的機制值得推廣,即數字消費券避免了現金發放轉化為儲蓄的可能,并且可以充分根據當地產業情況和民眾消費習慣做出靈活的、針對性的設計。
該項研究分析指出,為應對此次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應果斷把大規模消費券發放作為政策工具,這是穩就業和保民生的需要,并且消費券實施的效果與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數字消費券的采納以及消費券發放方式等有關,我國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發展為發放消費券、提升消費券使用效果提供了便利條件。
值得關注的是,數字消費券對消費水平低、中老年、線上消費傾向較低的人群的消費拉動效應更顯著。
一般認為,年齡越大的消費者對新消費業態的接受程度低、數字經濟的參與度不高,沒有或是不熟悉移動支付的使用,是數字鴻溝表現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類群體。
然而杭州近期消費券的消費情況顯示,41-50 歲人群的消費拉動效應最強,杠桿倍數達到4.2倍。研究認為,反映在年齡層面的數字鴻溝至少在杭州沒有降低數字消費券對消費的拉動效果。
杭州3月27日消費券對不同年齡段人群的消費拉動效應
基于杭州數字消費券的實證調研,研究提出了六項建議。
首先,采取“雙層”消費券實施方案,保障民生與刺激消費并行:對低收入群體和受疫情影響較重地區民眾發放現金券,目的是紓困與保障民生;同時全國范圍實施大規模消費券發放,刺激消費。
其次,在全國更多城市推廣數字消費券發放,以快速、顯著、穩健地拉動消費。
第三,研究建議消費券的面額設計應充分考慮用戶多元化需求,既滿足用戶“必需型”消費場景,也能滿足用戶“享受型”消費場景。
第四,建議通過數字化發放流程和風控機制,確保消費券不被“套現”,有效進入實體經濟,尤其是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零售行業。
第五,研究建議數字消費券的發放和消費應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觸達能力,尤其要注重對低消費人群的“精準滴灌”。
最后,研究還提出,建立“經濟復蘇重建”特別預算制度和專門賬戶,加強事前監督和事后審計。(文/陳聽雨)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新基建”搭橋 消費券助力消費重啟、帶動消費回補
近期,杭州、深圳、鄭州等多地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激發消費潛力、帶動消費回補。為評估消費券對拉動消費的實際效果,北京大...
2020-04-28 17:14:52
-
任天堂發布公告稱:約16萬NNID賬號被非法登陸
任天堂官方近日發布公告稱,從今年4月起,大約有16萬賬號通過NNID(Nintendo Network ID)被非法登錄。據悉,此次泄露可能導致用戶昵稱、出
2020-04-26 16:42:20
-
原油期貨交易價格一夜暴“負” “地板價”限制我國降價空間
如果我國40美元 桶‘地板價’政策不變的話,對于普通民眾用油是沒有影響的。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廈門大學管...
2020-04-24 09:15:15
-
違規擔保、大幅預虧 天廣中茂拉響面值退市警報
在違規擔保、2019年大幅預虧等一系列麻煩之下,天廣中茂(002509)的面值退市警報也正式拉響。截至4月22日收盤,天廣中茂最新股...
2020-04-23 08:30:43
-
A股和港股吸引力逐漸凸顯:低位借基布局滬港深三地 嘉實瑞成今起發行
面對全球資本市場風云變幻,A股和港股的估值吸引力逐漸凸顯,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開始意識到滬港深三地的配置機遇。雖然AH股投資...
2020-04-22 17:38:19
- 局勢變幻莫測!中企海外并購資金六成流向這里
- 調研數據顯露主力布局意圖 103家公司被10家及以上機構調研 18只年報預喜股估值不足20倍
- 有銀行拉攏節日資金:春節前后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最多調高25% 春節效應顯現
- 工作報告:地方國企改革瞄準三大重點 混改仍是“標配”
- 2019年反洗錢將成支付監管重點 央行出手整頓支付違規
- 開年券商融資已超500億元 又有3家拋出定增預案 補充資本抵御風險增厚收益
- “頭號工程”:緊牽科創板“牛鼻子” 拉開資本市場改革大幕
- 2019年首月滬指上漲3.64%實現開門紅 三路資金助推回暖行情 呈現凈流入態勢
- 深交所:將對深成指、創業板指等指數編制方案進行修訂
- 科創板放開漲跌限制 將定價權還給市場 盡快形成合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