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配資起亂象 220家場外配資平臺被拉入“黑名單”
- 來源: 證券日報 2020-06-10 11:45:42
近日,證監會對場外配資再出手。據記者梳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已有23地證監局發布轄區內220家場外配資平臺“黑名單”。多地證監局表示,此次公布的僅為第一批,后續仍將持續公布。
新證券法明確,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準,取得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證券公司可以經營證券融資融券業務。除證券公司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證券融資融券業務。
去年最高法發布的《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也表示,融資融券屬于國家特許經營的金融業務,場外配資不僅規避了監管部門對融資融券業務中資金來源、投資標的、杠桿比例等諸多方面的限制,也加劇了市場的非理性波動,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場外配資合同認定為無效。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場外配資提供的高比例融資杠桿,可以說是金融市場的“鴉片”,逃避了監管部門的監管,加大了資本市場風險,也損害了投資者權益,不利于資本市場質量的提升。
220家場外配資平臺
被拉入“黑名單”
《證券日報》記者據地方證監局網站統計,截至6月9日,自5月下旬以來,23地證監局公示了轄區場外配資平臺黑名單,合計220家。
北京證監局表示,近期,證券期貨市場場外配資活動又有所抬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電話、微信、網絡等方式,誘導投資者通過網站或手機APP參與場外配資活動,損害投資者利益,擾亂轄區證券期貨市場正常秩序。
對此,多地證監局提示,證券期貨市場的場外配資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甚至可能通過“虛擬盤”等方式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損害投資者合法利益。請廣大投資者提高警惕,遠離場外配資,避免財產損失。
記者發現,上述220家非法場外配資平臺中,部分配資平臺的鏈接已經失效,網站顯示無法訪問或正在維護中,但是仍有部分網站正常顯示,這些平臺仍在正常運營。
深圳某配資平臺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期貨配資最高5倍,股票配資最高10倍,利息每月1.5%。配資可以選擇單賬戶或資管子賬號,如果使用平臺提供的資管子賬戶進行期貨配資,可以不收手續費,收取交易所手續費的2倍。在問及資金是否安全時,該工作人員表示,配資本就是建立在雙方相互信任的基礎上。
此前,場外配資杠桿一般是3倍到10倍,但記者發現,部分平臺最高提供15倍杠桿,只需本金20萬元以上。另外,還有配資網站的名字冒充知名證券交易軟件,不僅簡稱與該軟件相同,連LOGO也直接復制,混淆投資者的判斷。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雖然場外配資的業務模式和融資融券類似,但兩者有本質區別,后者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監管,對于融資方、投資標的以及業務規則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這對于控制金融市場的風險以及個人投資者資金安全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優勢。而場外配資的配資方沒有開展證券業務的資格以及相關嚴格審核的程序;融資方沒有經過嚴核。配資方不受證監會直接監管,容易產生監管的盲區。
6月初,因私自違規為客戶的融資活動提供介紹或者其他便利,浙江證監局對2家券商的3名工作人員做出行政處罰措施。
市場人士建言
優化券商融資融券業務
實際上,自2015年以來,監管層就嚴打場外配資。近年來,場外配資已經有所收斂。
“之前經常收到配資公司的短信和電話,但是今年感覺這類短信和電話少了,幾乎沒有。”鄭州投資者王女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理財本來應該用閑錢,而且期貨本來就有杠桿,操作不當就容易爆倉,如果再加配資,風險更難以想象。
配資風險如此高,而且又是明令禁止,為何還是屢禁不止?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律師朱奕奕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場外配資平臺都是地下平臺,監管部門可能較難發現,而且場外配資具有較高的杠桿率,如場外配資的杠桿率為10倍時,對于趨利的投資者來說,會對被放大10倍的潛在收益趨之若鶩,因而導致非法配資平臺“生生不息”。
李湛認為,出現大量配資平臺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場內配資兩融業務要求高且杠桿比例低,開通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需要不低于50萬元的個人資產,杠桿為1倍,但場外配資可以給出1倍至10倍或更高杠桿,且對于個人資產沒有不低于50萬元等硬性要求。相對于場外配資來說,券商融資融券程序較多、資格較高,受此影響,很多散戶投資者傾向于使用場外配資。
朱奕奕認為,對于普通股票的融資融券,監管層應按照合乎法律規定和市場具體情形的方式穩步尋求創新方式,滿足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如擴大擔保物范圍,進一步提高客戶補充擔保的靈活性等。
場外配資面臨三大風險
多名配資人員被判刑
對于投資者來說,李湛表示,場外配資主要存在操作風險、系統性風險與法律風險三大風險。第一,操作風險。一些線下配資機構采用人工監控,投資賬戶風險可能難以及時發現并進行平倉操作。此外,還有人工監控平倉的誤操作風險、系統自動平倉等非理性風險。第二,系統性風險,在以1倍至10倍甚至更高杠桿配資的情況下,一旦因市場下跌導致損失,極易引起心理情緒波動,引發恐慌性拋售行為,造成市場劇烈波動。第三,則是法律風險。
記者在裁判文書網以配資為關鍵字搜索,發現今年以來已經有30份刑事判決書涉及配資。其中,有期貨公司營業部員工對部分客戶開展配資業務,被判十個月到三年不等,也有個人以配資名義扣留保證金的方式實施詐騙,最高被判刑十二年。
5月底,安徽省淮北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財達期貨濟南營業部9名員工的二審刑事裁定書。據裁定書,財達期貨濟南營業部上述員工為發展期貨配資業務,由業務員招攬客戶到公司的微信群,由專人扮演講師角色進行期貨分析,其他業務員配合喊單、發專業話術、發虛假盈利圖、烘托氣氛等,引導客戶做配資業務,通過賺取配資業務手續費和利息等方式實現非法經營的盈利。
另外,在部分操縱市場的案件中,配資也成為“幫兇”。今年年初,證監會公布的羅山東等人操縱市場案中,配資中介首次被認定為協助操縱證券市場。
對于如何打擊非法配資,劉俊海認為,監管層可以遵循“處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理念,將對非法配資平臺處置的結果和法律依據,及時傳達給市場,實現激濁揚清。
朱奕奕認為,一方面,監管層應加大對非法配資的監管力度。通過將場外配資納入國家對證券市場信用交易的統一監管范圍,維護金融市場透明度和金融穩定。另一方面,做好投資者的舉報工作尤為重要。考慮到很多場外配資平臺都是地下平臺,因此應該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鼓勵投資者進行舉報,此外還可加大對舉報者的獎勵額度。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場外配資起亂象 220家場外配資平臺被拉入“黑名單”
近日,證監會對場外配資再出手。據記者梳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已有23地證監局發布轄區內220家場外配資平臺黑名單。多地證...
2020-06-10 11:45:42
-
貴州百靈延期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疑似“自曝”資金違規
本應在5月20日前回復深交所的關注函,卻在時隔半個多月,多次延期之后,貴州百靈終于作出回復。正是在貴州百靈的回復函中,疑...
2020-06-10 11:08:11
-
國際油價升破40美元 投資者仍需提防回調風險
5月份以來,OPEC+產油國減產正式開始,需求不斷恢復,中東原油出口提價等諸多因素將原油價格推升至40美元關口。截至6月8日,...
2020-06-09 11:39:57
-
一季度虧超10倍 紅黃藍節流過冬,布局線上教育領域
在放緩海外擴張步伐的同時,出于降低獲客成本、提升留存度的考慮,紅黃藍也開始布局線上教育領域。不少民辦幼兒園剛從2018年...
2020-06-09 11:38:07
-
樂高官方授權卻同款不同價 消費者質疑商品是否存在差異?
進入6月以來,樂高頻繁上新,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樂高的官方授權專賣店中,同款產品價格卻差異明顯,以型號為60266號的海洋...
2020-06-09 10:33:29
- 局勢變幻莫測!中企海外并購資金六成流向這里
- 調研數據顯露主力布局意圖 103家公司被10家及以上機構調研 18只年報預喜股估值不足20倍
- 有銀行拉攏節日資金:春節前后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最多調高25% 春節效應顯現
- 工作報告:地方國企改革瞄準三大重點 混改仍是“標配”
- 2019年反洗錢將成支付監管重點 央行出手整頓支付違規
- 開年券商融資已超500億元 又有3家拋出定增預案 補充資本抵御風險增厚收益
- “頭號工程”:緊牽科創板“牛鼻子” 拉開資本市場改革大幕
- 2019年首月滬指上漲3.64%實現開門紅 三路資金助推回暖行情 呈現凈流入態勢
- 深交所:將對深成指、創業板指等指數編制方案進行修訂
- 科創板放開漲跌限制 將定價權還給市場 盡快形成合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