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潮起 VC/PE“尋醫問藥”熱情不減
- 來源: 中證網 2018-06-20 09:07:27
近期可能赴港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超過十家,一波赴港上市潮正在醞釀中。作為VC/PE機構最重要的退出渠道之一,IPO的暢通也帶動了投資的升溫,年初以來,醫療領域大額融資頻現。
業內人士認為,港交所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赴港上市是近期上市升溫的最直接原因。不過,投資尤其是生物醫藥投資專業且周期長,一擁而上不可取,未來看好醫療和人工智能結合帶來的投資機會。
扎堆赴港上市
繼歌禮生物之后,日前,又一家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華領醫藥赴港上市。
根據IPO申請書,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華領醫藥尚未有任何產品實現商業化,也沒有任何產品銷售收益,主要是以現金補貼的形式從政府獲得補助支持研發項目。
不久前,5月上旬,歌禮生物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有望成為第一家港交所IPO新規后上市的無收入的生物科技企業。
記者注意到,除上述兩家企業外,還有數十家企業可能赴港上市,包括成大生物、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等。5月初,成大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通過赴港上市議案,打響了“新三板+H股”第一槍。
“港交所IPO新規實施后,對生物醫藥創投機構而言,除納斯達克之外,又多了一個IPO市場,在解決資金流動性方面,是非常好的事情。”深圳某知名醫療投資機構執行合伙人表示。
湖北某大型創投機構董事長認為,從拿到臨床批文到最后新藥上市,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過去資本市場實際上并沒有按照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規律來配置資源,導致在新藥研發上面的投入嚴重不足,在新藥領域始終沒有太大的突破。港交所IPO新規最大的意義就在于改寫了資源配置機制,將來可能會有大量的新藥不再因為資金問題而受到掣肘。
醫藥投資升溫
記者注意到,退出渠道的多元化,讓VC/PE機構在拿項目上更加慷慨,生物醫藥投資升溫趨勢明顯。
6月中旬,藥師幫宣布完4.2億元C輪融資,其中C1輪由順為資本領投,松禾資本和高捷資本跟投;C2輪由DCM資本領投,SIG跟投。
5月上旬,基石藥業宣布完成2.6億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領投,紅杉中國、云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高瓴資本等參與,現有投資方元禾原點、博裕資本等繼續跟投。據了解,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藥領域B輪最大單筆融資。
此外,清科數據顯示,近期獲得數億級大額投資的還包括先導藥物、奕安濟世、美爾貝等多家生物醫藥企業。
“生物醫藥投資是個非常專業的活,不管港交所推出什么政策,都不能一擁而上。投資尤其是生物醫藥投資需要對行業有深刻的了解,既要有信心,也要有實力,能夠耗得住進而真正去深耕。”上海某醫藥創投機構合伙人表示。
實際上,近年來,生物醫藥一直是最熱門的被投行業之一。據上述合伙人介紹,截至目前,醫療領域的人工智能企業,完成A輪融資并且可查的至少有160多家,兩三年前只有十幾家,增長速度非???。前述湖北某大型創投機構董事長認為,作為投資人,投資生物醫藥行業,除了能夠保證被投企業增值,還要保證資金的流動性。“在投資的有效期內,技術能不能變成產品,產品能不能變成商品,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瞄準人工智能風口
今年4月底,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出,研發基于人工智能的臨床診療決策支持系統,開展智能醫學影像識別、病理分型和多學科會診以及多種醫療健康場景下的智能語音技術應用,提高醫療服務效率。
前述上海某醫藥創投機構合伙人認為,生物醫藥行業和信息技術行業在過去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即所謂的跨界融合,互聯網醫療經歷了兩年的沉寂以后,今年上半年重新開始活躍。
“人工智能風口來了,但并不意味著拿著標簽就可以去融資,最重要的是有人買單。不是你自己覺得好就可以,即便是人工智能企業,也要看收入從哪里來,比如是醫院給的還是患者給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該合伙人表示。
前述湖北某大型創投機構董事長認為,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醫療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技術上面,關注較多的是人工智能,包括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等。大數據的每一個應用,每一個突破,即使是存量數據的有效應用,都會對行業帶來非常大的促進。
深圳某PE機構合伙人認為,所謂的生物醫藥投資過熱,幾乎都是VC/PE機構在追一些成熟項目,真正關注生物醫藥早期研發的資本依然非常少。“最近一些投資環境的變化,使國內專注生物醫藥研發的企業,在某種程度上有了選擇的余地。”
(責任編輯:李榮)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車主注意了!近期超100萬輛車被召回,這里面有你的愛車嗎?
10月底、11月初,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一系列召回公告,超100萬輛車召回,涉及多個品牌!有沒有你的愛車?
2018-11-15 09:53:20
-
-
機器學習可預測致病基因組修復結果
科學家報告了一種方法,可通過機器學習對致病基因變異實現精準且可預測的編輯。這項成果為研究遺傳疾病,開發潛在療法提供了...
2018-11-09 08:28:58
-
-
27家車企新能源生產資質或被撤銷華晨汽車、長安標致雪鐵龍等上榜
工信部發布了第1批《特別公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公告,共27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上榜,包括華晨汽車、長安標致雪鐵龍、蕪湖...
2018-11-09 08:19:32
-
-
九成培訓機構仍違反禁令 年均收費超2萬
北青報記者調查20家培訓機構發現 預付費周期普遍超一年總價普遍在2萬左右,九成培訓機構仍違反禁令亂收費。
2018-11-08 09:15:46
-
-
九芝堂營收處于下滑狀態 遇轉型陣痛
根據九芝堂近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營收、凈利均處于下滑狀態,這也是九芝堂近年來的首次業績下滑。
2018-11-06 1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