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張衡一號”衛星首次對Pc1地磁脈動 實現南北共軛觀測 研究成果發表于《地球物理學年鑒》

    來源: 科技日報  2020-07-02 15:48:27

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我國自主研發的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首次在電離層對Pc1地磁脈動實現了南北共軛觀測。來自該中心的高精度磁強計研制團隊利用磁場和電場數據以及歐洲空間局Swarm衛星和地磁臺站觀測,對波動的特性和產生機制進行深入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地球物理學年鑒》上。

Pc1地磁脈動是指頻率在0.2—5赫茲的低頻波動,與地磁活動密切相關,最易發生在磁暴恢復相期間,與空間的電磁離子回旋波(EMIC)相對應。1936年在地磁數據中發現Pc1地磁脈動以來,科學家對Pc1地磁脈動的起源和傳播途徑進行了大量觀測研究。“受限于空間觀測位置,以及EMIC(Pc1)波動傳播過程中在電離層波腔內的極化反轉、頻率反射以及回旋吸收等作用,磁層中激發的EMIC(Pc1)波動如何傳播到地面這一問題尚無定論。”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李磊說。

在2018年8月27日磁暴恢復相期間,“張衡一號”在電離層內依次飛越南北共軛區域時,觀測到Pc1波動。得益于“張衡一號”電磁場的聯合觀測,研究確定Pc1地磁脈動以阿爾芬波的形式注入到南北電離層,并呈混合偏振狀態。通過比對等離子體層頂的位置,研究人員推測,磁暴恢復相期間,等離子體層頂向外移動,赤道環電流中能離子注入,引起冷等離子體不穩定性而激發EMIC波動。該EMIC(Pc1)波動沿磁力線向南北高緯區域到達電離層,在電離層波腔內傳播并被多個地面臺站觀測到。

李磊表示,這次觀測為Pc1理論提供了直接的觀測證據,“張衡一號”將為地球空間環境研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數據。

(記者陸成寬)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張衡一號”衛星首次對Pc1地磁脈動 實現南北共軛觀測 研究成果發表于《地球物理學年鑒》

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我國自主研發的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首次在電離層對Pc1地磁脈動實現了南北...

2020-07-02 15:48:27

重慶傳統企業加速“上云上平臺” 驅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

近年來,受多重因素綜合影響,以汽車和電子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重慶工業遭遇增長天花板,依托智能化手段提質增效、實施數字化轉...

2020-06-23 15:59:41

眼控科技以AI+大數據平臺為支撐 實現城市運營效率提升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數量已經超過500個,居世界之最。但是在智慧城市建設中仍存在認識差異、規劃不系統、技術標準...

2020-06-19 16:04:12

前5月電信業務總量大升 同比增長2.8% 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成支柱

記者18日從工信部獲悉:1—5月,我國電信業務收入穩步提升,累計完成5741億元,同比增長2 8%,較1—4月增幅提高0 5個百分點...

2020-06-19 15:53:28

在線經濟促進新業態快速發展 “云辦公”賦能企業復工復產

在線經濟是以互聯網平臺為核心,依托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智能交互技術,以線上資源整合帶動線下生產、生...

2020-06-12 16: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