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鄰大中城市1—3小時到達 中國高鐵“八縱八橫”已建七成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0-09-30 14:37:48
9月27日,衢州至寧德(衢寧)鐵路開通運營。秋陽下,復興號一路向西,串起以往不通鐵路的浙江遂昌、松陽、龍泉、慶元以及福建松溪、政和、屏南、周寧8縣市。2015年底,中國高鐵營運里程為1.9萬公里,“十三五”以來,鐵路建設科學有序推進。預計到2020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4.5萬公里,高鐵3.8萬公里,其中4.5萬公里“八縱八橫”高鐵主骨架投產規模可達3.3萬公里左右。
根據2016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至2030年完成“八縱八橫”高鐵網絡,目前,網絡主骨架已搭建七成。
相鄰大中城市1—3小時到達
9月14日零時,四川簡陽。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職工開始為成渝高鐵進行接觸網整體吊弦改換,完成運營時速由300公里提至350公里改造。國慶后將開啟聯調聯試。
全長308公里的成渝高鐵實現時速350公里運營,將形成成渝“一小時生活圈”,促進成渝國家級城市群向世界級城市群歷史性跨越。
“九省通衢”的武漢,已建成連通滬漢蓉高鐵、京廣高鐵、西武高鐵、武九高鐵、武杭高鐵、武咸城際、武石城際等高鐵網絡。從武漢到周邊城市基本1—3小時即可抵達。同時,全國還有包括北京、上海、鄭州等全國及區域中心城市,建成了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不同速度等級的區域連接線銜接和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3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2小時交通圈。
快速發展的中國高速鐵路,正改變著中國人的出行方式。預計2020年底,全國高鐵網將覆蓋100萬以上人口城市達94.7%。
樹立世界高鐵建設和運營新標桿
2020年7月1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為千米級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滬蘇通鐵路同步開通運營,標志著我國成功攻克千米級超大跨度橋梁技術。“滬蘇通大橋的設計建造技術實現了5個‘世界首創’,在我國乃至世界鐵路橋梁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副總工程師兼建設部主任、工程監督局局長王峰說。
此前,2017年9月21日,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率先按時速350公里進行商業運營,創世界高鐵商業運營最高速度,樹立了世界高鐵建設和運營的新標桿。隨后,時速350公里17輛長編組、250公里8輛編組、160公里動力集中等多款復興號新型動車組陸續研制成功,并上線運營。
2016年以來,中國鐵路構建了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和高校廣泛參與,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協同創新的鐵路科技創新體系,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之路,著力推進關鍵技術自主創新和產業化應用,形成了復興號等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高速鐵路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并開發了適應復雜路網條件下長距離運行的高鐵運營管理成套技術,構建起一套涵蓋不同速度等級、成熟完備的高鐵技術體系。
智能鐵路技術創新實現引領
2020年9月16日,連接北京和雄安新區的京雄城際鐵路開始聯調聯試。
京雄城際全長106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被譽為新時代中國高鐵建設的標桿和典范。“這條高鐵還是全國鐵路建設中首條全線、全專業、全過程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實現虛擬建造的數字孿生鐵路。”京雄城際鐵路指揮部指揮長楊斌說。
此前,2019年12月30日,世界首條智能高鐵——京張高鐵首次在世界實現350公里時速自動駕駛。
“十三五”期間,國鐵集團依托智能京張、智能京雄等重點項目,大力推進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技術創新,初步構建了智能鐵路技術體系、數據體系和標準體系。建立了完整的BIM技術標準體系,成功構建基于BIM的鐵路工程協同設計體系,研發多專業BIM一體化設計平臺,實現勘察設計多源數據融合,研究掌握裝配式建筑設計和模塊化制造技術、數字孿生鐵路技術。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相鄰大中城市1—3小時到達 中國高鐵“八縱八橫”已建七成
9月27日,衢州至寧德(衢寧)鐵路開通運營。秋陽下,復興號一路向西,串起以往不通鐵路的浙江遂昌、松陽、龍泉、慶元以及福建松...
2020-09-30 14:37:48
-
光子反沖成像:觀察分子內部的新方法 有望更好地了解原子級化學反應
近日,德國和瑞典科學家利用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XFEL),通過創新的光子反沖成像(Photon-recoil imaging)技術,研究X射線與原子之間
2020-09-30 14:19:51
-
中秋將至,今年中秋最圓月有些“小” 系本年度“第二小滿月”
中秋將至,天文專家指出,受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影響,今年中秋最圓月有些小,系本年度第二小滿月。那么,本年度第一小滿月...
2020-09-27 15:29:33
-
數據建模模擬歐洲第二波疫情 顯示各個國家出現的時間動態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志23日發表一項數學研究,為應對疫情卷土重來,科學家們利用感染率數據和歐洲各國內部及各國之間...
2020-09-25 15:34:04
-
首批18款App獲頒安全認證 標志著我國App安全認證工作正式開展
9月20日,云閃付、蘇寧易購、中國移動、百度地圖等10家企業的18款App(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在京獲頒安全認證證書,標志著我國A...
2020-09-23 15:23:54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