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智慧物流將成經濟雙循環“連接器” 需要科技支撐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0-11-23 15:06:20
“今年的郵政快件量有望超過800億件,收入達到8600億元,較2006年分別增長了79倍、28倍。”11月21日,在山東臨沂召開的“構建現代流通體系與暢通雙循環研討會”上,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曾軍山作上述表示。如果將這800億件快遞量均攤到每個人,按照我國14億人口量計算,相當于今年每人收發了約57次快件。
本次研討會由經濟日報社以及臨沂市委、市政府主辦,蘭山區委、區政府承辦。十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圍繞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構建現代流通體系與暢通雙循環、推動經濟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全面促進消費等主題展開研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在“雙循環”新格局下,流通體系現代化建設也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期。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要著力打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以滿足國內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季正聚表示,中國市場,既擁有全球最大人口規模、最大中等收入階層規模,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形成的全國統一市場,具有無可比擬的潛力和廣闊的成長空間。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原司長鄭文認為,構建經濟發展新格局,意味著未來,我們將更多依靠國內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在“雙循環”格局下,外需也將不斷擴大,內外需的增加迫切需要建立服務“雙循環”的現代流通體系。
各位專家觀點或相近,或不同,但共識之一便是:建立服務“雙循環”的現代流通體系,需要科技支撐。
“信息技術連接延伸到物理世界,讓物理世界有了生命覺醒。”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王繼祥認為,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推動著物流大腦完善,催生智慧物流。它把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連接在一起,讓農業、制造業、商貿流通業等實體商品流動全面互通,并融為一體,由此,物流成為經濟雙循環的連接器。
專家們認為,構建經濟發展新格局,我國現代物流業需要加速智能化、數據化、標準化進程。在科技運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等話題上,專家們找到了諸多共識。
本次會議的舉辦地山東省臨沂市是國內唯一榮獲“中國物流之都”稱號的城市。特別是該市核心區蘭山區在探索“商、倉、流”產業化、一體化發展路徑,統籌智慧物流、智能倉儲、直播經濟等多業態發展獲得突破。去年,該區臨沂商城實現市場交易額4830億元、物流總額7672億元、網絡零售額211億元,成為魯、蘇、豫、皖地區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江北重要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中心。
(記者 王延斌)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專家:智慧物流將成經濟雙循環“連接器” 需要科技支撐
今年的郵政快件量有望超過800億件,收入達到8600億元,較2006年分別增長了79倍、28倍。11月21日,在山東臨沂召開的構建現代流...
2020-11-23 15:06:20
-
我國視頻文創產業發展的五大趨勢 未來五年視頻產業收入總量有望保持30%以上增速
11月19日—20日,在長沙舉行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全國視頻文創產業發展指標體...
2020-11-23 14:58:34
-
中國在5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領域科研產出全球第一 全球相關科研論文達410萬篇
11月18日,全球信息分析和科技醫學學術出版機構愛思唯爾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以科研的力量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
2020-11-19 11:27:20
-
亂象頻出對癥下藥!再見了,關不完的廣告彈窗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手機瀏覽器逐漸成為廣大網民日常獲取訊息的重要窗口。然而,手機瀏覽器野蠻生長,自媒體...
2020-11-18 14:03:07
-
瞄準低成本、批量化,衛星互聯網預計將占市場增長的50%甚至70%
衛星互聯網正在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據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建造能夠提供低成本高速互聯網的衛星星座正在推動全球...
2020-11-18 11:05:32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