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實驗室培養的類腦器官能像嬰兒大腦般成熟 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上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3-01 14:39:05

據2月22日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上的新研究,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3D人類干細胞來源的類器官可以與人類大腦發育極為相似的方式成熟。

研究人員對在實驗室培養皿中生長長達20個月的類器官進行了廣泛的遺傳分析后發現,這些3D類器官遵循一個內部時鐘,該時鐘指導其與人類發育的時間線同步的成熟。這表明類器官能夠發展到超過“胎兒”階段。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教授丹尼爾·蓋斯奇文德稱,這將成為該領域的重要推動力。這些類器官可以成熟并復制人類正常發育的許多方面,將使其成為在培養皿中研究人類疾病的良好模型。

人腦類器官是使用誘導多能干細胞(也稱為iPS細胞)創建的,該干細胞源自已被重新編程回胚胎干細胞樣狀態的皮膚或血細胞,從而使科學家能夠創建任何細胞類型。

這些iPS細胞被暴露于一種特殊的化學混合物中,這些化學混合物會影響它們以形成大腦某個區域的細胞。在適當的時間和條件下,細胞會自我組織創建出3D結構,從而忠實地復制人腦發育的多個方面。

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培養人腦類器官來研究人類神經系統疾病和神經發育疾病,例如癲癇、自閉癥和精神分裂癥。

人們普遍認為組成這些類器官的細胞仍停留在與胎兒發育中所見細胞相似的發育狀態,從而阻礙了這些模型的實用。但新研究表明,有可能使細胞生長到成熟狀態,從而使科學家能夠更好地研究精神分裂癥或癡呆癥等成人疾病。

(記者馮衛東)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實驗室培養的類腦器官能像嬰兒大腦般成熟 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上

據2月22日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上的新研究,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3D人類干細胞來源的類器官...

2021-03-01 14:39:05

新發現證實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 該隕石坑的年齡與巖層相同

火山噴發還是行星撞擊?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消息,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發現了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通過找到撞擊坑內的隕石...

2021-03-01 14:35:48

青島:互聯互通CBTC系統技術為地鐵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提高了互聯互通技術裝備水平

十四五開新局3號地鐵到五四廣場站后,不用下車就完成了2號地鐵線路換乘,極大節省了換乘時間。從濟南到青島的山東魯信投資公...

2021-03-01 14:29:19

我科學家首次發現電子角動量對化學反應的影響 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化學反應動力學是在原子、分子層次上,深入研究化學反應如何進行,以求得最終實現影響進而控制化學反應速率和選擇反應通道。...

2021-03-01 14:26:24

含牛奶、小麥淀粉這不是蛋糕,是古藏紙 發現紙張中特殊黏合劑

借助多種先進的科技手段,我們首次識別了古代藏紙中瑞香狼毒纖維的生物標記物,并利用此方法鑒定此次研究的古代藏紙以瑞香狼...

2021-02-26 14: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