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自主智能體”能與人類辯論 該項研究發表在《自然》上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3-19 15:33:22

計算機能與人類競爭辯論的證據出現了。英國《自然》雜志18日發表一項人工智能(AI)最新進展,科學家報告了一種能與人類進行競技辯論的“自主智能體”——“辯手項目”系統,其可以自行組織辯駁,這被認為與之前人工智能對人類的挑戰有根本區別。雖然人類辯手被判定最終獲勝,但該演示已表明:人工智能開始具備參與復雜人類活動的能力。

爭論和辯論是人類智能的基本能力,對人類的廣泛活動至關重要,因此,計算論證技術成為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一門重要的新興學科。人工智能讓開發執行人類任務的機器成為了可能,利用人工智能模仿語言相關任務的結果有好有壞,預測一句話情感的能力雖然得到了成功演示,但類似總結或參與對話的復雜任務,總被證明很難成功。

在最新的研究中,以色列IBM AI研究院的科學家諾瑪·斯洛尼姆及其同事詳細介紹了一個系統在其公開亮相中針對三名人類專家辯論者的能。其全名為“Project Debater”(意為“辯手項目”)自主系統,可以與人類進行有意義的辯論。該系統能通過掃描儲存了4億篇新聞報道和維基百科頁面的檔案庫,然后自行組織開場白,并自行反駁論點。

研究人員向人類組成的虛擬觀眾提供了辯論的文字稿,讓他們在一系列話題(如資助學前教育)上,對三種“辯手”——分別是該人工智能系統、包括專業辯手的人類、之前的人工智能技術的辯論表現進行盲打分。人工智能“辯手項目”在組織開場白方面的得分很高,僅落后于專業人類辯手,但最后沒能贏得辯論。

研究團隊強調了計算機與人類進行辯論與在游戲比賽中挑戰人類之間的根本區別,并表示,就目前而言,后者的挑戰仍位于AI的“舒適區”中,但與人類辯論可謂超出了AI的“舒適區”。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自主智能體”能與人類辯論 該項研究發表在《自然》上

計算機能與人類競爭性辯論的證據出現了。英國《自然》雜志18日發表一項人工智能(AI)最新進展,科學家報告了一種能與人類進行...

2021-03-19 15:33:22

智能手機會毀了你的牙齒嗎?可能磨牙并難以入睡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5日消息,一項有600人參與的新研究顯示,如果手機上沒有社交媒體應用程序就無法適從的人,更有可能磨...

2021-03-19 15:31:37

商家進行人臉識別需要消費者的同意授權 人臉識別監控錯在哪?

為保護個人信息,戴著頭盔去看房,去年這則新聞曾引發一陣熱議。在今年3·15晚會上,人臉識別技術的濫用成為曝光重點。據報道...

2021-03-18 14:48:07

我國主導制定全球首個物聯網金融領域國際標準發布 實現銀行對動產質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記者17日從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獲悉,國際化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正式發布了《基于物聯網(傳感網)技術面向動產質押監...

2021-03-18 14:46:28

跨線鋪軌技術在鄭萬高鐵正式運用 標志著“走單線鋪雙線”的施工技術正式運用

我國首例跨線鋪軌技術在重慶運用。17日,記者從渝萬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獲悉,由中鐵十一局自主研發的本鄰兩線長軌鋪設機組在鄭...

2021-03-18 14: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