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我國科學家發現地幔深部超離子態含水礦物 國際期刊《自然·地球科學》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3-29 15:11:42

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的多家合作團隊,使用理論計算和實驗相結合的方法,首次發現了地球深部地幔中超離子態的氫氧化鐵礦物。

此前,有理論預測水在極端高溫高壓條件下,會進入一種介于固態冰與液態水之間的新形態——超離子態。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胡清揚研究員、劉錦研究員等人帶領的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地球內部物質高溫高壓重點實驗室合作,使用理論計算和實驗相結合的方法,首次發現了地球深部的超離子態——含水礦物羥基氧化鐵會在壓力大約75萬大氣壓,溫度高于1500攝氏度的條件時進入超離子態。這個溫度和壓力范圍,覆蓋了下地幔深部的大部分區域。國際期刊《自然·地球科學》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這是地幔深部首次發現超離子態含水礦物。”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毛河光院士點評說,這一發現,將使地幔對流速率提升幾個數量級,對人們認識地球內部物質和能量循環將是顛覆的。(記者趙漢斌)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我國科學家發現地幔深部超離子態含水礦物 國際期刊《自然·地球科學》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的多家合作團隊,使用理論計算和實驗相結合的方法,首次發現了地球深部地...

2021-03-29 15:11:42

“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計劃在行動 豐富應用場景

以5G、千兆光網為代表的雙千兆網絡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和承載底座,在拉動有效投資、促進信息消費和助力制造業數字化轉...

2021-03-26 14:29:21

國內首例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患者成功自然妊娠 目前已滿15周

今天,這位準媽媽自然妊娠已滿15周,期待寶寶誕生!24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院長嚴松彪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該...

2021-03-25 14:46:42

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 研究成果發表在《應用催化B:環境》

記者24日從寧夏科技廳獲悉,寧夏大學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與綠色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馬保軍團隊在光催化制氫機理研究方...

2021-03-25 14:45:39

我國實現200公里單光子三維成像 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知名期刊《光學》上

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潘建偉、徐飛虎等實現了超過200公里的遠距離單光子三維成像,首次將成像距離從十公...

2021-03-25 1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