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綠電 杭州明年將辦“零碳亞運” 首次開展亞運全綠電供應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5-13 16:15:31
4月28日,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浙江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與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簽署三方協議,全面啟動第19屆亞運會綠電交易,所有賽事場館和亞運村被納入一攬子交易方案。當日,距離第19屆亞運會開幕還有500天。
根據估算,預計從啟動交易至2022年亞運會結束,杭州43座亞運場館和亞運村清潔能源供能將近5.95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標煤燃燒約7.3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0.75萬噸。
首次開展亞運全綠電供應
什么是綠電交易?顧名思義,是指允許用戶通過屬地電力交易中心,開展光伏、風力發電的電量交易,實現用電零碳排放的目標。
“這是亞運史上首次綠電交易,有望從2021年測試賽起至亞運會結束的用電全部納入綠電交易,實現杭州亞運會100%綠電供應。”浙江電力交易中心結算部主任金駱松說,浙江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省能監辦等部門對“零碳亞運”給予了大力支持,在《2021年浙江省電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文件中專門提出“開展綠色電力交易、探索清潔能源賦能2022杭州亞運”。
據了解,此次亞運綠電交易,即統一采購省內外非水可再生能源發出的電,并將其用于亞運場館、亞運村以及亞運充電樁的電能供應。這些電在產生的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
今年以來,國家電網積極開展“亞運全綠電助力碳達峰”專項行動。目前,浙江的綠色電力主要來自省內光伏電站和部分省外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站。四川、西藏的水電通過賓金直流特高壓,寧夏、吉泉、新疆的風電通過靈紹直流,源源不斷運往杭州,為亞運賽事供能。
錢塘江邊,杭州電網智能柔性直流示范二期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該工程今年6月建設投運,可實現對沿江豐富風能資源的就地消納和輸出,并接入150千瓦光伏發電容量、6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等清潔能源和各類直流負荷,同時配置4000千瓦時儲能裝置,組建中低壓交直流混合電網,打造多種能源互聯的智能化、多元化綜合能源服務示范平臺。
用“四川的水、寧夏的風”點亮亞運之光
今年6月,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電力基建工程之一——±800白鶴灘特高壓直流電網項目也將在杭州核準動工。屆時,西起四川、東到浙江,連綿千余公里,800萬千瓦來自四川涼山州充沛的水電清潔能源,將在短短一瞬跨越山河,為亞運場館和亞運村提供智慧綠色能源服務。
與此同時,寧夏的風和光沿著±800靈紹特高壓網架,也將為亞運場館輸送清潔能源,讓杭州電網從源頭上減少碳排放。
“四川、寧夏輸送來的清潔能源,和正在推進的杭州電網智能柔性直流示范二期工程銜接,柔性直流技術可把不穩定的清潔能源轉換為穩定綠色電力輸送,使風、光發電間歇性的特點不擾亂電網。”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副主任劉宏偉解釋道,就像在電力系統中接入一個完全可控的“水泵”,能夠精準地控制“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流量,彌補了常規輸電只能控制“水流”方向的局限性。
“這樣一來,清潔的風能、太陽能就能源源不斷地為亞運場館提供充足綠電,兌現所有場館和配套設施100%綠色電能供應的承諾。”第十九屆亞運會組委會場館建設部副部長嚴曉鷹表示,此次亞運綠電交易對中國未來舉辦各項重大賽事、活動具有重大示范效應。
嚴曉鷹表示,后續還將進一步與國家電網探索綠色電力交易市場與碳交易市場互相協同的機制,提升碳排放管控效率與精準度。(江 耘)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全綠電 杭州明年將辦“零碳亞運” 首次開展亞運全綠電供應
4月28日,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浙江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與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簽署三方協議,全面啟動第19屆亞運會綠電交...
2021-05-13 16:15:31
-
宏基因組測序技術:用對才能用好 普通人用上它了嗎?
回想2003年沒有mNGS技術的時候,我們認識SARS冠狀病毒需要5—6個月,而現在認知新冠病毒,國內科學家只用了很短時間。5月8日...
2021-05-13 16:13:34
-
未來氣候背景下稻田甲烷排放量可能被高估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作物學報》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11日消息,該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耕作與生態創新團隊和南京農業大學聯合攻關,發現大氣二氧化碳(eCO2)濃度...
2021-05-12 15:23:21
-
高精度亞洲豬參考基因組圖譜繪成 相關成果發表于《分子生態資源》雜志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最新消息,該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動物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聯合北京相關生物企業等,成功繪制了梅山豬高...
2021-05-12 15:22:33
-
排放“歸零”怎么做?自主研發平臺模擬出路線圖 數字“互動劇”呈現50年后的模樣
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清華大學科研團隊沒有一次缺席過國家的大仗硬仗。5月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賀克斌教授...
2021-05-12 15:21:32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