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史上最強三維“人腦地圖”問世 首個大規模研究人類大腦皮層的突觸連接的項目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6-04 14:33:14

包含1.3億個突觸、數萬個神經元……通過對人類大腦皮層進行成像和重建,科學家發布了一份迄今最大的“人腦地圖”。據谷歌人工智能官方網站2日消息,該機構發布了“H01”人腦成像數據集,這也是首個大規模研究人類大腦皮層的突觸連接的項目。

人類大腦是有史以來最復雜的“計算機”,如何繪制由大腦神經元、突觸和其他細胞組成的密集連接圖,進而厘清它們是如何形成思想、情感、記憶、行為和意識的,是科學家長久以來的夢想,但也被認為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谷歌聯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曾制作過一個“果蠅半腦連接組”,包括了昆蟲全腦的一半左右。而此次,谷歌和哈佛大學的Lichtman實驗室制作了一個可瀏覽、可搜索的人類大腦皮層的3D“地圖”——最新的“H01”數據集容量超過100萬GB。

研究團隊從人類大腦皮層的顳葉開始取樣,為獲得視覺清晰度,還對其染色、涂上樹脂,再切成大約5300個切片,每個切片的厚度約為30納米(nm)。團隊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對這些切片進行成像,其分辨率達4納米——這創造了2.25億張二維圖像,再將它們拼接成一個三維結構。

最終,這一數據集覆蓋大約一立方毫米的皮質組織,包括數萬個神經元、部分神經重建元片段、1.3億個帶注釋的突觸、104個校對細胞以及許多其他亞細胞注釋和結構。“H01”樣本通過4nm分辨率成像,再由自動計算技術重建和注釋,最終可讓人們看到一個初步的人類大腦皮層結構。

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編制的最全面、最詳細的人類大腦“地圖”,也是第一個大規模研究人類大腦皮層的突觸連接的樣本,該成果為研究人類大腦提供了重要資源。這一樣本仍然只是整個人類大腦容量的百萬分之一,未來的擴展研究仍然是巨大的技術挑戰。

(記者張夢然)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史上最強三維“人腦地圖”問世 首個大規模研究人類大腦皮層的突觸連接的項目

包含1 3億個突觸、數萬個神經元……通過對人類大腦皮層進行成像和重建,科學家發布了一份迄今最大的人腦地圖。據谷歌人工智...

2021-06-04 14:33:14

數字產業提速為網絡安全打開新空間 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

最新報告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7 8%。在近日召開的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

2021-06-03 15:55:49

量子糾纏讓蟲洞從科幻走向現實 尋找蟲洞之旅有兩大難題

長久以來,人們都無法確定蟲洞是否真實存在。不過近幾年的一些研究表明,蟲洞確實是可能存在的。而且,利用物理學理論便可以...

2021-06-01 16:27:01

天問一號開啟火星空間磁場探測之旅 返回科學數據顯示產品運行正常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2021年5月25日9時49分,該校獨立研制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環繞器有效載荷——火星磁強計的伸桿實施...

2021-05-27 14:50:37

新型有機室溫磷光材料:光照10秒發光半小時 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

記者25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李振教授團隊聯合南開大學丁丹教授團隊,研發出像夜明珠一樣的高效率、長壽命純有機室溫磷光材...

2021-05-26 16: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