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臺加壓豎向掘進機刷新單樁鉆孔國內紀錄 僅用26天完成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6-08 16:40:57
近日,從三川風電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場F區傳來捷報:中交天和研制的世界首臺加壓鉆進式豎向掘進機,僅用26天就完成了國內海上最大直徑嵌巖單樁鉆孔,刷新了Ⅲ型單樁鉆孔紀錄。
該海上風電項目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海域,共有19臺7兆瓦海上風機。風電場中心距離南日島岸線1.5千米,距離大陸岸線16千米,水深達15米。這一海域還會遭受臺風襲擊,平均每年臺風達4—5次,最大風力12級以上。
為了讓這些龐然大物站得更穩,科研人員設計了深度達25.4米的鉆孔,相當于9層樓高。機樁打入海底巖層后,在弱風化硬巖嵌巖的深度達18.4米,成孔直徑達7米,是國內海上最大直徑嵌巖單樁鉆孔。
隨著國家對綠色清潔能源開發的重視,海上風電建設項目日趨增多,對高效、大直徑風電樁孔嵌巖鉆孔設備的需求大增。中交天和加壓鉆進式豎向掘進機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解決了大直徑嵌巖鉆孔裝備施工中因破巖能力弱,排渣不及時導致的綜合效率低的問題。
據介紹,該裝備最大提升力900噸,鉆孔最大直徑可達10.4米(國內外主流裝備鉆孔直徑4.7—6米),并采用智能化鉆進控制系統使設備操作便捷性,實現鉆進施工一鍵啟動。其超大扭矩驅動系統可以為快速掘進提供動力支持,在全風化、中風化巖層中,該裝備的鉆進速度達到20—40毫米/分鐘,微風化、弱風化巖層鉆進速度可達10毫米/分鐘,綜合能力及鉆進速度均領先于目前國內外傳統裝備。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世界首臺加壓豎向掘進機刷新單樁鉆孔國內紀錄 僅用26天完成
近日,從三川風電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場F區傳來捷報:中交天和研制的世界首臺加壓鉆進式豎向掘進機,僅用26天就完成了國內海上...
2021-06-08 16:40:57
-
天問一號著陸區域高分影像圖發布 著陸平臺南北方向,存在對稱的噴射狀亮條紋
6月7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著陸區域高分影像圖。圖像中天問一號著陸平臺、祝融號火星車及周邊區域...
2021-06-08 16:38:49
-
身陷“價格戰”泥潭 激光設備行業困境之下 出路何方?
國內激光設備市場較為混亂,品質良莠不齊,價格相差很大。大部分在打價格戰。在6月3日—6日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天津)國際裝備...
2021-06-08 16:37:43
-
新六邊形硅有望催生下一代電子與能源設備 可以用作未來研究活動的基礎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物理學評論快報》雜志撰文指出,他們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合成出了一種擁有六邊形結構的新型晶型硅,這...
2021-06-08 16:36:28
-
全球近400個湖泊生態系統發生變化 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研究發現,大量溫帶湖泊含氧量出現了大范圍、長期的下降。這是一項針對近400個湖泊在80...
2021-06-08 16:35:14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