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職業成為創新驅動力 新職業人群收入水漲船高
- 來源: 經濟日報 2019-05-07 15:30:19
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電子競技運營師、無人機駕駛員……不久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
可以說,職業是時代發展的一面鏡子??v觀這13個新職業,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折射出產業結構升級發展、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信息化廣泛使用等新的時代特征。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的廣泛運用,新興產業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對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需求大幅增長,一大批新職業應運而生,在為社會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也激活了社會和經濟的潛在需求,成為經濟社會蓬勃發展的創新驅動力。
同時,一些過去相對邊緣、小眾的職業逐漸得到認可,正式納入國家公認的職業框架,這表明勞動者的個體價值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公平對待,只要擁有一技之長,人人都能享有出彩的機會。比如,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對于電子競技員等職業,社會上不乏“不務正業”的刻板印象和嘲諷之聲,但如今,人們開始為職業電競選手在國際賽場贏得比賽而歡呼。新職業人群的收入也水漲船高?!?018年新職業人群工作生活現狀調查報告》顯示,近三成的新職業從業者月薪超過2萬元。
當然,有新的職業誕生,就有舊的職業謝幕。職業的更新換代既彰顯了產業的新陳代謝,也是技術發展的直接結果。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正讓簡單的體力勞動被復雜的腦力勞動所取代。與上世紀90年代末的版本相比,在現行的職業分類大典中,“唱片工”“拷貝字幕員”“光盤復制工”“市話測量員”“凸版和凹版制版工”等職業走入了歷史。
這種新舊職業的轉換是社會發展的正常規律,隨著新職業不斷涌現,人們的就業機會也在不斷變化。在智能制造興起之時,有人曾擔憂制造業“機器換人”會帶來失業問題。但從現實情況看,“機器換人”之后,盡管一線操作工人的數量減少了,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并沒有減少,許多原來掌握單一技術的工人通過培訓,成長為能夠駕馭智能制造技術的創新型人才,新崗位的產生速度甚至超過傳統崗位的消失速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要讓新職業成為創新的驅動力,作為政府部門,需要積極引導新職業的發展,規范職業準入門檻,并建立適應新就業形態的社會保障和勞動者權益保護體系。通過對勞動者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工作技能提升,幫助他們順利適應新的就業形態。同時,社會對于新職業也要更包容,鼓勵更多年輕人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學習相關知識、從事相關職業。勞動者自身也要主動擁抱變化,保持終身學習的能力,讓個體成長的職業路徑與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風口”相適應,避免在創新創業創造的大潮中被時代淘汰。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讓新職業成為創新驅動力 新職業人群收入水漲船高
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電子競技運營師、無人機駕駛員……不久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這是自2...
2019-05-07 15:30:19
-
-
報告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 占GDP比重達34.8%
國家網信辦6日在此間開幕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布《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年)》。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
2019-05-07 15:27:48
-
-
大手筆投資制造業 國家創新中心有望加速崛起
作為穩增長的重要依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獲得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斷加大。《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今年將制定實施大力推動制造...
2019-05-07 14:16:00
-
-
長三角區域聯盟平臺 有效聯動共繪雙創“生態地圖” 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作為長三角雙創示范基地聯盟理事長單位,上海市楊浦區近日發布消息稱,長三角區域聯盟平臺正形成有效的聯動機制,將共繪雙創...
2019-04-29 17:00:38
-
-
人工智能助力健康管理 提前預警重大健康風險
【現象】前不久,首部《人工智能藍皮書:中國醫療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9)》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人工智能前沿技術正在快速融...
2019-04-26 14: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