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徽州記憶:千年古村落 游人風景區 將保護意識貫穿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9-07-18 16:04:04
西遞、宏村皆始建于宋朝,作為中國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和徽州文化的重要載體,宏村擁有98處文物建筑。西遞村內保存完整的文物建筑更多達139處。2000年,中國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聲名鵲起、游人如織,西遞、宏村也開始了漫長的古建筑保護之旅。
依托數據,將每處古建筑的詳細情況記錄在冊
如今在村中,隨處可見嶄新的消防栓,每家民宿都有煙霧報警器,如果遇到吸煙的游客,村民還會上前提醒:不可以亂扔煙頭……這都是西遞、宏村實施消防安全工程的成果。
2016年,宏村投資3348萬元,對村中古民居和從事經營的一般建筑進行了全面整理,還對水系、道路、街巷進行維修,安裝3000多個報警器,增添了新的消防栓設備,配備了10人的專職消防隊和微型消防車。
“徽派建筑以磚木結構聞名,尤其是古建筑,年久失修,存在極大的消防隱患,所以歷來都是保護重點。”黟縣世界文化遺產事務中心副主任方翔說。
“胡開來宅,清代,西遞村,該宅分布面積為241.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為165.5平方米,為二樓三間建筑……”在黟縣文化旅游體育局,記者看到了2017年修訂的《黟縣徽州古建筑基礎數據庫》,厚厚一大本,記錄了西遞、宏村各幢古建筑的具體情況。方翔表示,保護古建筑,首先要做到了解古建筑的情況,確保每一幢古建筑記錄在冊,完善每一幢古建筑的建筑、修繕歷史,利于制定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
依托數據,縣政府設立了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資金,除了每年財政預算安排一定資金外,還在景區門票收入中提取20%作為文物保護資金。近10年來,黟縣累計籌集10億多元資金,對西遞、宏村實施重點保護。近3年來,先后對100多幢古民居進行了修繕。不過,因為當地很多古建筑都是私人房產,且仍在居住,可能年年都需要修繕,因此在方翔看來,目前的保護力度依舊不夠,每年的資金投入也存在“撒胡椒面”的情況。
依靠村規,將保護意識貫穿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添燈食堂是宏村里的一家民宿。記者來到這里時,老板張志信正忙著招呼客人,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民宿時常客滿,產生的廢水廢物都會經過專門修建的儲物池進行處理才排放,廚房做飯時產生的油煙也有專門的清潔設備,而這些,在西遞、宏村是標配。“《村規民約》規定了,這是我們必須要遵守的,時間長了,大家也習慣了,愿意自覺遵守。”張志信說。
在宏村村委會,記者看到了最新修訂的《村規民約》,共計11條,全文1500多字。“新版《村規民約》增加了不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這也是出于古建筑消防和環保的考慮。”宏村村黨總支書記宋純忠介紹。
為什么《村規民約》能發揮大作用?原來,為了合理分配旅游收益,多年來,西遞、宏村一直實行旅游分紅制度。西遞村和宏村村集體從門票收入中分別獲取10%和8%,部分用于村集體開支,剩余部分用于村民分紅。去年,西遞村平均每人分紅4000元,宏村平均每人4500元。但根據《村規民約》的規定,如果有損害當地環境和古建筑的行為,將根據具體情況對分紅予以抵扣。
“對古建筑違法建設、私自進行裝修、沒有經過審批,私自加高、增加隔層等,一旦被發現,限期一個星期整改,罰款當年分紅的10%,一個星期未完成,限期第二個星期內整改,并扣除當年分紅的10%。”宋純忠說。去年,宏村共發生10起扣除分紅事件,大部分是因為在古建筑中違法亂建,以及廢氣廢水排放。2007年,宏村成立執法中隊,主要負責景區日常秩序維護和垃圾、污水管理。而在西遞村,村民自發組織的打更隊已經堅持了幾十年,無論刮風下雨,每天晚上11點到凌晨2點,都有村民在街上巡邏。此外,西遞、宏村還組織黨員、村中“五老”組織的監督員,大家共同維持日常秩序,監督各種經營行為。
做加減法,核心區加大保護力度,周圍探索適度開發
采訪時,記者偶遇了來自合肥的王先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他準備在宏村藝術小鎮開家店。
宏村藝術小鎮于2016年建成,與宏村只有一路之隔,深入挖掘古建筑、文化、遺產等傳統藝術內涵,延伸產業鏈條,目前小鎮各類經營主體已達1000家。王先生說,西遞、宏村的旅游資源豐富且獨特,但是隨著旅游不斷開發,可能會對景區造成損害,所以景區內的商業成本會不斷提升,而藝術小鎮距離近,人流量也大,成本較低,未來會很有發展前景。
王先生的想法也是景區的初衷。宏村鎮旅游辦主任涂昊說,在旅游開發過程中,保護始終是第一位的,然而宏村祖祖輩輩有村民居住,管理難度大,環境承載力低,為了讓游客有更好的旅游體驗,希望吸引更多經營主體入駐藝術小鎮。
2019年初,宏村的一戶村民想利用家中的幾個空閑房間做餐飲,但是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到家中進行檢查之后,認為可能會對古建筑造成損壞,希望其到藝術小鎮經營。涂昊表示,從去年9月開始,宏村對核心景區新增經營主體實行了更加嚴格的審查。“我們希望對核心景區內的經營行為進行一定控制,一方面利于保護古建筑,另一方面確保游客的觀光體驗。”涂昊說。
而西遞村則正在著手建設西遞新村。“針對村中的古建筑,我們的原則是保護為主,修繕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核心景區嚴格保護,村莊周圍進行適度開發探索。”西遞鎮黨委委員查文華說,“因為地理條件的限制,西遞村村民的建房需求與古建筑保護的矛盾日漸突出,因此我們規劃了新村,希望在古建筑的核心保護區做‘減法’。”
兩處村落都在進行嘗試,但在古建筑修繕等方面仍然面臨挑戰,“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文物、古建筑從業人員缺口和修繕工藝的失傳。”方翔說。為此,黟縣世界文化遺產事務中心將于今年下半年開始,對古建筑修復技術缺口進行專門論證,根據要求聘請專家對縣內施工企業和磚木匠進行培訓,同時培養專門遺產地保護技術人員。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流淌的徽州記憶:千年古村落 游人風景區 將保護意識貫穿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驅車至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西遞、宏村風景區,滿眼草木葳蕤、綠意盎然,漫步徽派古建筑間,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不時有小孩子追逐...
2019-07-18 16:04:04
-
海南三亞:優化文化軟環境 提升旅游硬實力 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建立外國人咨詢代辦服務中心、移民事務服務中心,開設24小時外語服務專線,打造多語種旅游服務系統,提供多語種的吃、住、行...
2019-07-18 16:02:09
-
香港高鐵直達內地站點增加將拉動香港旅游業 滿足香港居民的出行需求
自10日起,全國鐵路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廣深港高鐵香港西九龍站直達內地的站點由44個增至58個。對此,香港旅游業界人士表示...
2019-07-12 15:42:46
-
暑期旅游市場持續升溫 “小眾”旅游地成“打卡勝地”
暑假來了,旅游市場再迎旺季。隨著消費觀念不斷升級,如今的暑期旅游消費演變出越來越多的消費模式,旅游市場上的產品項目也...
2019-07-10 14:20:53
-
消息:7天接待游客30萬人次 這座沉寂的千年古城為何火了?
福建長汀是一座千年古城,它曾和湘西鳳凰古城比肩,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兩座山城。很長一段時間里,長汀默默無聞,甚至年久失修...
2019-07-09 1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