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市溫湯鎮:改革開放促發展 旅游業態豐 百姓錢袋鼓
-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2019-01-09 15:56:08
從江西宜春市高鐵站出發,約半小時車程就來到素有“世界溫泉健康名鎮”之稱的溫湯鎮。這座擁有800多年歷史的江南小鎮,因溫泉得名,不僅吸引了五湖四海的觀光客在這里落戶定居,更成為當地百姓致富興業的幸福家園。
易祖恩,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老溫湯人,談起改革開放前的生活狀況,易祖恩說,“家中有兄妹8人,在那個吃大鍋飯、掙工分的年代,常常是吃不飽,穿不暖”。
易祖恩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隨著分田到戶等政策的落實,各家各戶才開始有了余糧。1988年,時任溫湯鎮黨委委員的易祖恩發現,糧食倉庫的糧食都已經裝不下了。進入新世紀,依托明月山景區以及富硒溫泉資源,當地百姓正式撂下鋤頭,捧起了旅游“金飯碗”。
“2000年,江西宜春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成立,溫湯鎮由此開啟了從農業小鎮向溫泉小鎮的‘旅游+’產業轉型之路。2015年,江西宜春明月山旅游區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溫湯鎮迎來旅游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溫湯鎮黨委書記易玉明說,2017年,溫湯鎮接待游客800多萬人次,目前4.4萬常住人口中,有1.8萬人是長期定居的異鄉人,不少“新溫湯人”很快融入了當地的朋友圈。
跨越800多公里從江蘇南京市搬來溫湯鎮養老定居的劉鳳英就是其中一員。“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我來溫湯旅游,當時就覺得溫湯的空氣好,整個小鎮的基礎設施完善,考慮了一段時間后我就決定搬到溫湯鎮來定居。”劉鳳英告訴記者。
如今生活在溫湯的劉鳳英,每天都能吃到當地的新鮮蔬菜,富硒的溫泉水直通入戶,還能與天南地北前來定居的朋友們一起泡溫泉、聊家常,愜意的小鎮生活讓她遠在北京的兒女十分放心。
在“新溫湯人”涌入的同時,本地人也陸續回鄉創業。15歲就離鄉的劉忠開在外奮斗了30年,前兩年回到家鄉,在溫湯鎮開了一家酒店,打造了一個田園綜合體,給當地百姓提供了幾百個就業崗位。“回鄉創業不僅是因為我對家鄉的情懷,也是對溫湯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劉忠開說。
伴隨旅游業態不斷豐富,溫湯鎮的旅游從單純的觀光游向多業態、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截至2017年底,溫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5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8萬元。“我們正在著力打造‘富硒+大健康’‘富硒+旅游’的雙產業發展體系。”易玉明介紹,近年來,溫湯鎮引入企業開發了富硒礦泉水、溫泉化妝品,逐步打造“浴、飲、療、食、美容”全方位的硒泉康養產業鏈。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江西宜春市溫湯鎮:改革開放促發展 旅游業態豐 百姓錢袋鼓
從江西宜春市高鐵站出發,約半小時車程就來到素有世界溫泉健康名鎮之稱的溫湯鎮。這座擁有800多年歷史的江南小鎮,因溫泉得名...
2019-01-09 15:56:08
-
-
縣域旅游成廣西旅游發展新亮點 全域旅游發展模式
走進廣西崇左市寧明縣瀨江屯,只聽鑼鼓敲了起來,山歌唱了起來,長桌宴擺了起來,以美酒美食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瀨江屯,位...
2019-01-08 14:30:38
-
-
古城西安建設內陸港口 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 增加立體開放便捷度
正在規劃的國際港務區、整裝待發的中歐班列(長安號)、蔚為壯觀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更加便利的保稅物流中心、深入人心的新絲...
2019-01-08 14:26:58
-
-
河北易縣:生態打底 旅游“生金” 四項工作整合實現“1+1>2”的效果
河北易縣將生態、文化、旅游、扶貧4項工作整合到一起,實現了從靠山吃山到護水綠山、從賣資源到賣風景的轉變。雖然已經進入冬...
2019-01-07 16:31:32
-
-
多地政府推補貼政策刺激自駕游 市場潛力不斷被釋放
多地政府通過經濟獎勵和政策支持,推動當地自駕旅游發展。1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青海省西寧市披露的2018年自駕旅游數據...
2019-01-07 16: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