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爆款產品曝光 單款最高年保費近400億元 各險企保險產品結構不斷調整
- 來源: 證券日報 2019-04-11 09:48:38
投資端和負債端是驅動保險公司盈利的兩大輪子,在去年投資端收益普遍下滑的情況下,險企在負債端又主打了哪些產品?從近期各上市險企披露的壽險保費收入排名前五位的產品,或可窺見各險企產品策略和導向。
從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4家險企披露的“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產品”來看,2018年單款產品保費收入最高的為平安壽險的贏越人生年金保險(分紅型),原保費為389.74億元。
11款產品年保費超百億元
整體來看,上述4家險企的“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產品”中,有11款產品去年原保費超過100億元。若加上未披露數據的相關產品,這4家上市險企去年壽險單款產品保費收入超百億元的產品超過11款。
從各公司具體來看,中國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前五的產品分別為國壽鑫福贏家年金保險、國壽盛世臻品年金保險(分紅型)、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國壽鴻福至尊年金保險(分紅型)、國壽鑫如意年金保險(白金版),原保費分別為383.97億元、318.78億元、271.2億元、222.92億元、219.6億元。
中國人壽還提到,2018年公司新開發產品231款,其中壽險52款,健康險142款,意外險9款,年金險28款;保障型產品共計193款,長期儲蓄型產品共計38款。
平安壽險原保費前五的產品分別為贏越人生年金保險(分紅型)、尊宏人生兩全保險(分紅型)、平安福終身壽險、璽越人生(少兒版)年金保險(分紅型)、璽越人生(成人版)、年金保險(分紅型),原保費分別為389.74億元、193.5億元、168.69億元、155.7億元、141.66億元。
太保壽險保險業務收入前五的產品分別為金佑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A款(2014版)、金佑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A款(2017版)、幸福相伴(尊享型)兩全保險、金諾人生重大疾病保險(2018版)、東方紅?滿堂紅年金保險(分紅型),保費分別為181.42億元、80.99億元、72.35億元、60.23億元、58.97億元。
新華保險保費收入居前五的保險產品分別為福享一生終身年金保險(分紅型)、健康無憂C款重大疾病保險、惠鑫寶二代年金保險、健康無憂重大疾病保險(C1款)、多倍保障重大疾病保險,保費分別為101.83億元、74.82億元、62.95億元、46.21億元、43.39億元。
對比來看,上述4家上市險企中,中國人壽保費收入前五的產品均為年金產品;平安壽險則有年金保險、終身壽險等多類產品;太保壽險以終身壽險、重疾險為主;新華保險以年金險、重疾險為主。
從銷售渠道來看,中國平安的原保費收入前五的產品均在個人代理和銀保渠道銷售;中國人壽則以個人代理人渠道為主;太保壽險的產品渠道為“個人客戶業務”;新華保險除1款為銀郵渠道銷售之外,其他4款均為個人渠道。
健康險逐漸成為重點產品
從去年上市險企拳頭產品變化來看,各險企保險產品結構在不斷調整,健康險逐漸成為重點銷售產品,分紅險及萬能險增速逐步放緩。
從險種分布來看,2018年上市險企主要產品增長點在長期健康險以及傳統壽險,但不同公司有所分化: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以及新華保險2018年長期健康險增速分別為36.1%、23.5%、59.9%、36.2%,整體呈現高增速趨勢。四家險企傳統壽險增速分別為26.8%、1.8%、31.6%、13.5%,除中國人壽外,其余三家增速均在兩位數以上。
而分紅險及萬能險增速逐步放緩,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以及新華保險2018年分紅險增速分別為10.9%、6.2%、-4.2%,在2018年利率下行趨勢下,分紅險的負債利率成本使得規模受到一定影響,同時由于監管引導保障型產品結構改革,上市險企逐步趨向于分紅險及傳統壽險的平衡,更多側重于價值貢獻較大的健康險及傳統壽險。
中銀國際分析師王維逸表示,保險公司逐步轉型,從原有分紅險及萬能險轉化聚焦于業務價值較高的長期保障型產品,有助于公司完善壽險產品體系,實現新業務價值率的提升。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以及新華保險分別在2018年實現全年新業務價值率同比分別提升4.4、-5、4.3、8.2個百分點。中國人壽個險渠道下半年新業務渠道價值率較2017年同期提升15.27個百分點。
從各險企對未來保險產品的市場增長點預期來看,中國人壽表示,“健康中國”戰略帶來的政策紅利和人口結構變化催生了大量健康及養老需求,未來一段時間,行業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機遇期,并將呈現以下趨勢:一是整體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隨著經營主體對于保險本質的認知加深,保險將充分發揮長周期經營優勢,為客戶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風險保障和財務規劃,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產品仍是未來市場主要增長點,由此也將帶來保費增速、產品結構和繳費年期的變化。
新華保險則提到,行業發展有傳承有創新,壽險行業仍將處于轉型發展過程中,科技賦能、產業協同的發展趨勢正在加強,順應市場潮流的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前景廣闊。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上市險企爆款產品曝光 單款最高年保費近400億元 各險企保險產品結構不斷調整
投資端和負債端是驅動保險公司盈利的兩大輪子,在去年投資端收益普遍下滑的情況下,險企在負債端又主打了哪些產品?從近期各上...
2019-04-11 09:48:38
-
-
三省份率先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多地年內或跟進 穩慎把握調整節奏
今年重慶、上海已經上調最低工資標準,陜西也將從5月1日起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河北等地有望在年內跟...
2019-04-10 15:35:53
-
-
A股百元股數量明顯增加 市場投資預期改善
截至4月9日收盤,A股市場共有18只股票收盤價超過100元。其中,貴州茅臺、長春高新、吉比特3只股票股價分別為900 20元、306 00元、204 00元
2019-04-10 10:02:20
-
-
亞行預測越南今年GDP增長6.8% 2020年為6.7%
記者趙青報道:亞洲開發銀行日前公布《2019年亞洲發展展望》報告,預測今年越南GDP增長6 8%,2020年為6 7%。亞行駐越有關負...
2019-04-10 09:34:30
-
-
公開市場13天“按兵不動” 降準論升溫
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連續停擺,再次引發市場對于降準的討論。4月8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當天公開市場不開展逆回購操作,當日無...
2019-04-09 15: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