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險保費駛入“兩位數”增速時代 超七成險企保費正增長
- 來源: 北京商報 2019-08-01 15:10:24
一改去年保費收入接連下滑的陰霾,今年上半年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實現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5%。北京商報記者7月31日從業內人士處獲悉,91家人身險公司中超過七成公司保費收入實現正增長。對于人身險公司保費增速的回暖,有投行人士分析,經過前期的轉型積累,人身險公司轉型已進入下半程,并預計未來將步入穩步增長軌道。
人身險保費駛入“兩位數”增速時代
銀保監會披露的行業數據顯示,人身險業務保費增速明顯快于財產險增速。上半年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5%,而財產險公司保費收入6706.3億元,同比增長11.32%。
從險種看,人身險領域的三大險種均呈現兩位數正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壽險、健康險、人身意外傷害險的保費收入分別為15027億元、3976億元、641億元,分別實現同比增長12.47%、31.68%、17.25%。其中,健康險增速最快,北京商報記者查閱數據發現,至少在近五年中,健康險保費都處于兩位數增長的態勢。
對于健康險的高速增長,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王維逸表示,健康險需求端源于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醫療和健康支出增加、個人醫療支出負擔較重,以及中等收入人口比例提升,保障型保險產品消費能力提升。而供給端則由于健康險滲透率低,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同時健康險行業集中度高,為大型壽險公司重要的布局方向,此外保險公司針對個人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健康險管理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人身險公司的凈利潤也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人身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1550.42億元,增加426.59億元,同比增長37.96%。而從上市壽險公司凈利潤預增公告來看,受到《關于保險企業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公告》的影響是凈利潤增加的重要原因。
對此國泰君安國際分析員黃重鈞表示,受益于傭金及手續費稅前抵扣比例由10%到18%的提升,凈利潤預計將會大幅增加。而對于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的回暖,安信國際發文分析稱,從實際效果來看,2018年134號文推動的壽險行業轉型已進入后半程,壽險公司保費已重新進入穩定增長階段。另外,壽險行業轉型進入下半程,將推動業務價值率穩步增長。從目前中國保險市場的深度和密度來看,保障型產品長期發展空間很大,因此壽險行業的保費增速將持續回升,推動保險公司新業務價值率穩步增長。
超七成險企保費收入正增長
從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的數據來看,納入統計的91家人身險公司中有65家上半年保費收入呈現正增長,占比超過七成,一些公司保費收入甚至呈現三位數及以上的增長。
今年上半年,原保險保費收入排名前十的人身險公司即使在基數較大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同比正增長。
同時,七成保費收入正增長的險企中,有13家保持三位數及以上的高速增長,一些開業不久的險企上半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甚至超過1000%。記者注意到,國寶人壽、北京人壽于2018年初開業,由于去年同期保費基數較小,導致今年上半年同比數據增大;三峽人壽于2017年12月20日成立,而2018年上半年正是其從零開始的上半年,保費收入基數也相對較低,因此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數據為1076.32%。
同時,弘康人壽、信美人壽、工銀安盛人壽等一些公司的保費收入同比超過100%。數據顯示,上半年弘康人壽保費收入超過百億元,同比增長387%,一位接近該公司的業內人士表示,該公司上半年業績主要源于“開門紅”的拉動,一季度弘康人壽保費收入88.52億元,同比增長達552.35%。
另外,具有相互保險特性的信美人壽,上半年保費收入為6.22億元,同比增長335.78%。對此,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稱,上半年保費收入同比實現大幅增長,一方面是相互制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認可,接受意愿提高;另一方面,對于服務產品化的探索也已初見成效,“服務+保障”的方式正在成為諸多家庭完善保險保障方案的選擇。
19家險企保費收入負增長
幾家歡喜幾家愁,今年上半年仍有19家人身險公司業績增長為負數。
對此,某中小險企高管表示,除去保險公司所涉及的重大經營管理問題,中小險企深化改革、轉型升級也會導致保費收入明顯下降,此前一些險企在“開門紅”期間以銷售理財性質的年金保險為主,而在今年不少險企加大了保障型產品的推動力度,由此導致公司個險、銀保等渠道的新單保費收入出現較大下滑。
據統計,這19家險企中,安邦人壽、華匯人壽、吉祥人壽、長生人壽、中法人壽等10家保費收入同比下降超過30%。其中安邦人壽降幅最大,上半年保費收入5.77億元,同比下降95%,同時“安邦系”旗下的安邦養老、和諧健康保費收入分別同比下降63.35%、16.33%。
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顯露回暖勢頭,不過,保險保障基金公司近日發布的《中國保險業風險評估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人身險行業轉型取得階段性成果,同時也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
《報告》指出,改革觸及的問題由淺入深,部分公司發展方式尚未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經營理念尚未由以業務規模為中心向以價值貢獻為中心轉變,產品戰略尚未由粗放開發、盲目跟隨市場向以消費者需求為主導的創新發展轉變。
對此,有人身險公司負責人直言,目前行業存在“一張保單賣全國”的現象,對所有客戶不加區分、一刀切。同時,由于缺乏足夠的風險管理經驗,保險公司在定價上相對謹慎,需要保留充分的安全邊際。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人身險保費駛入“兩位數”增速時代 超七成險企保費正增長
一改去年保費收入接連下滑的陰霾,今年上半年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實現1 88萬億元,同比增長15%。北京商報記者7月31日從...
2019-08-01 15:10:24
-
央行發布調查報告:消費者金融素養整體稍有提升
央行7月31日發布的《2019年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報告》顯示,全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平均分為64 77。該報告每兩年發布一次,20...
2019-08-01 14:35:26
-
消息:房地產不是短期刺激手段 振興實體經濟乃根本之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
2019-08-01 09:47:30
-
償付能力不達標險企增至兩家 長安責任保險增資款已到賬
截至7月31日,已經披露二季度最新償付能力報告的險企中,有2家償付能力不達標,分別為中法人壽、長安責任保險。但這2家險企目...
2019-08-01 08:49:27
-
消息:發展夜經濟需要充分了解消費者需求
近年來,一些城市紛紛推出發展夜經濟的鼓勵政策,夜間的城市商業開始活躍,夜間的文化活動有所增加,夜間的公共交通也延長了...
2019-07-31 16: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