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焦點 > 正文

騙術花樣翻新:克隆賬號、悲情推銷、微信拉黑——部分二手電商平臺亂象調查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0 15:49:59

人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手中閑置物品日益增多,二手電商平臺發展勢頭迅猛。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二手電商平臺亂象叢生,問題商品充斥,詐騙紛爭不斷,消費維權困難,亟待規范整治。

違規、違禁品公然售賣

當前,二手電商平臺用戶集聚、品類繁多,但也留下了藏污納垢的監管死角。

——出售假貨的集散地。記者在轉轉和閑魚平臺上發現,不少所謂二手商品的價格與線下大相徑庭:一只專賣店售價約6.6萬元的腕表,二手平臺僅售65元;一款官網售價近千元的香水,售價為35元;一條市面售價700元左右的中華香煙,賣家表示“高仿”只需180元。

當被問及是不是正品時,有的賣家回應,“這個價格還指望買正品”“不要問是不是正品,要正品去專柜”;有的賣家則聲稱,“保證使用感覺和正品一樣”。

——違禁交易的“桃源村”。在閑魚上找到違禁品并非難事。一個售賣“植物堿煙油”的賣家告訴記者,出售的煙油含有大麻成分,售價2000元,銷路不愁;搜索“靶向藥”會出現多個抗癌“二手藥物”,某個出售抗癌藥“特羅凱”的賣家說,30粒一瓶的藥需要1800元,每月可提供一瓶;搜索戶口,則會出現全國多地的戶口代辦信息,有人開價18萬元向記者保證,可介紹陌生人同孕婦結婚,為胎兒解決北京戶口問題。

——販賣野生動物的“法外地”。記者還在閑魚上找到了售賣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猞猁的賣家,每只售價10萬元。此外,平臺還有其他賣家出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唐魚、胭脂魚、山瑞鱉等。多個賣家表示,主要以快遞方式寄送,并提醒“不要當著快遞員的面驗貨”“拆封時拍視頻,如死亡會補發”。

克隆賬號、悲情推銷、微信拉黑,騙術花樣翻新

記者發現,網上針對二手電商平臺交易的騙術、陷阱、扯皮經歷分享熱度居高不下。某知識分享網站上,相關問題點贊數累計過萬,評論達到數千條,分享的被騙套路五花八門。

杭州白領小施就稱遭遇到了“高級騙術”。她告訴記者,她在二手平臺上購買了一款約2000元的二手手機。當面交易時,盡管小施確認收貨,但錢卻遲遲未到賣家賬上。小施發現,原來有人克隆了買賣雙方的賬號。騙子轉發賣家的留言給小施,再用小施的回復給賣家。錢最后打進了騙子的克隆賬號。

有的騙術則靠悲情。“當時就因為賣家說‘母親重病,只能變賣手頭物品看病’的說明才買的”,上海白領黃小姐購買了一條1350元的二手圍巾,去門店比對后,發現差別巨大,但賣家拒絕退貨。

根據平臺提供的信息,黃小姐查詢到賣家有多個賬號、名字、地址,并發布了大量雷同商品。有的買家在商品下留言“3400元就當買個教訓”。

套路不止于此。有人被賣家從二手平臺引至微信,微信轉賬后直接被拉黑;有人花550元買來的二手手機,被賣家催促確認收貨后,才發現是一臺模型機。

不少用戶向記者反映遭遇維權困境,原因是很多二手商品不支持無理由退貨,而且“一旦確認收貨,平臺往往不支持維權”。

閑魚在其管理規則中聲稱“交易成功后,不支持售后維權”;轉轉在其“介入處理規則”中表示,如買方已主動確認收貨,或超過確認收貨期限、系統自動打款給賣家的,轉轉有權不予受理爭議申請。

監管不缺位、自治不失靈,防止“先污染后治理”

“二手電商平臺并非法外之地。”多位專家表示,盡管二手電商平臺有利于倡導節約和循環利用的生活方式,但“絕不能先污染后治理”。

——做好平臺大掃除。即使從事零星小額交易,買賣雙方也實質構成經營者和消費者關系,需符合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規定。平臺經營者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平臺內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也應承擔連帶責任。

“二手平臺在違禁商品關鍵詞審核上,人工和人工智能需緊密結合。市場監管部門發現問題要一查到底,把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結合起來。”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說。

——讓違法者寸步難行。要進一步嚴格用戶準入,除了信用積分制度,平臺可嘗試建立保證金、買賣雙方實名可見等制度,為買賣雙方增信,用良幣驅逐劣幣。同時,依據用戶大數據,實行分類管理,讓以經營為目的的用戶承擔應盡的法律責任和義務。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說:“對有異常交易行為和對話的用戶,平臺要及時響應,對其名下的賬號進行迅速、合法的處置,讓違規違法者寸步難行。”

——給用戶吃下定心丸。“出了問題,要讓用戶找得到人、投訴有門。”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平臺要加強對售后工作的投入,及時響應消費者需求,不要讓二手交易成了“一錘子買賣”。

他建議,可對部分標準化、金額較大的二手商品推廣第三方鑒定,并公示鑒定報告;推廣二手商品賠付險服務,一旦出現問題,可由保險公司或平臺先行賠付。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騙術花樣翻新:克隆賬號、悲情推銷、微信拉黑——部分二手電商平臺亂象調查

騙術花樣翻新:克隆賬號、悲情推銷、微信拉黑——部分二手電商平臺亂象調查

人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手中閑置物品日益增多,二手電商平臺發展勢頭迅猛。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二手電商平臺亂象叢生,問題...

2019-03-20 15:49:59

網易考拉陷海淘正品糾紛“羅生門”  “直接對接品牌商和優質經銷商”

網易考拉陷海淘正品糾紛“羅生門” “直接對接品牌商和優質經銷商”

以全球好貨、正品保障為宣傳口號的網易考拉,眼下再次陷入輿論漩渦。《證券日報》記者日前從中國裁判文書網了解到,3月15日,...

2019-03-20 11:34:26

招商銀行客戶經理受賄6.84萬放貸220萬 92萬本金追不回

招商銀行客戶經理受賄6.84萬放貸220萬 92萬本金追不回

近期,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楊溢、肖鐵牛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受賄、違法發放貸款二審刑...

2019-03-20 09:19:53

南寧錢盆網標的回款頻頻逾期到底誰來管

南寧錢盆網標的回款頻頻逾期到底誰來管

近日,中國發展網多次接到網民劉女士投訴稱自己在錢盆網投資的標的回款全部逾期,錢盆網融資平臺涉嫌惡意騙取投資人資金。據...

2019-03-20 08:58:16

中國銀聯回應“閃付”遭盜刷是極少數個案  遠低于行業平均交易欺詐率

中國銀聯回應“閃付”遭盜刷是極少數個案 遠低于行業平均交易欺詐率

針對3·15有媒體指出的閃付遭盜刷問題,中國銀聯日前向持卡人道歉并回應表示,隔空盜刷是極少數個案。據中國銀聯和商業銀行統...

2019-03-19 15: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