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焦點 > 正文

消息:信用卡“激進”警鐘 逾期未償總額10年增22倍高達797億

    來源: 長江商報  2019-08-19 15:49:20
因買房首付缺6萬塊錢,武漢的李小姐委托“用卡大戶”、朋友楊女士從自己的卡上“挪出來”借給她,雙方約定債務和利息都由李小姐負責。

像類似李小姐這樣通過信用卡違規“過橋”借貸的人不在少數。央行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信用卡授信總額0.98萬億,期末應償信貸總額1582.12億元。到2019年第一季度末,信用卡期末授信總額為15.81萬億元,應償信貸總額為6.98萬億元。10年間授信總額增長16倍,應償信貸總額增長43倍。

值得注意的是,到2019年第一季度,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已達797.43億元,相比2008年末的33.77億,10年間增長超22倍。

“目前來看,銀行方面認為總體逾期比例還在可控范圍內。但不可忽視的是‘信用卡危機風險仍在加劇’。”信用卡資深觀察人士董崢對長江商報記者直言,“過去信用卡的風險比較單純,只是本身是否欠款逾期,如今信用卡危機的爆發已經與‘共債風險’聯系在一起,是由消費金融、P2P、網貸等渠道共同構成,對于信用卡的風險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

“銀行在防控風險上,最重要的就是從源頭上管控。嚴格辦卡人的條件以及謹慎確定授信額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系副教授冀志斌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

銀行發卡“狂飆猛進”

“銀行信用卡的錢太好借了,像我朋友楊女士這樣的‘優質客戶’,隨隨便便套個30萬—50萬不在話下。”李小姐告訴長江商報記者,“而且她因為長期用、資質好,借錢利息低,年化率僅五點幾。”

從銀行信用卡授信額度來看,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2.29萬元,授信使用率為44.13%。在2008年,銀行信用卡發卡量為14232.9萬張,信用卡授信總額9804.57億元,一張卡的卡均授信額度僅6888.67元。人們對信用卡的使用深度,還表現在持卡數量上。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銀行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6.9億張,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49張。相比2008年,信用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數量增長386%。

事實上,在國有行和股份行深耕零售市場的同時,城商行和農商行也加入戰局。從已披露的2018年年報來看,2018年寧波銀行累計卡量175萬張,江蘇銀行166萬張,廣州農商銀行141萬張,貴陽銀行140萬張,徽商銀行127萬張。而中農工建四大行,截至2018年末,工商銀行累計發行1.51億張,較上半年多增3600萬張;建設銀行發行1.214億張,新增1147萬張;中國銀行發了1.1065億張,較去年增幅14.3%。農業銀行全年共計發了1.0282億張。

過度授信、多頭授信導致風險增加

“由于信用卡的特性決定,并不能以中國全部人口總數作為基數來統計,因此信用卡的目標人口數量大致僅為4億至5億左右,以此來計算的話,實際上早已達到人均多卡的局面。”董崢表示,“這也是信用卡為何存在著‘多頭授信’帶來巨大風險的背景。”

上文提到的楊女士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其年收入在10萬左右,5家銀行對其授信額度之和以達到其10年收入之和。有行業人士也表示,銀行在爭搶“優質客戶”上,發力明顯。類似教師、醫生、公務員等職業,憑身份證就能到一家銀行開通30萬信用額度的信用卡,而通過網上包括京東金融、螞蟻借唄等其他信用授信渠道,還能繼續提升額度。

“面對互金等的競爭,這兩年信用卡業務加速互聯網化,線上申請辦卡、線上還款簡單易操作。部分銀行在信用卡業務執行策略上比較激進,用戶下沉過猛,但是風控模型和運營經驗卻又沒有跟上。2018年現金貸業務整頓和P2P風險的爆發,導致消費金融行業的共債和逃廢債風險暴露。”有銀行人士表示。

這在銀行支付系統數據中也有體現,信用卡的半年逾期未償還總額,從2016年開始加速增長,三年分別增長了150億、130億和120億元,增速明顯超過2011年到2015年的水平。

“隨著銀行對線上發卡用戶和下沉用戶的開發,新開發的用戶可能將成為逾期的‘高發戶’。因為優質客戶被開發完后,一些低額度、中低收入客戶,不可避免的出現更大的逾期風險。”有金融行業人士對長江商報記者分析。

專家呼吁樹立正確用卡觀

漢口的杜先生在5年前在某股份行辦了一張信用卡,僅在第一年使用了5次信用卡,以后均為達到使用次數,每年需要向銀行繳納300多元的年費,但因為他認為自己沒使用該信用卡,就不再理會銀行對年費的催繳短信。不料,當他想要買房時,置業顧問告訴他,查詢到他有筆信用卡已逾期3—4年,所以征信上不合規,銀行不會放貸,所以他也失去了購房資格。

在董崢與信用卡打交道20多年的從業生涯中,這兩年咨詢類似問題的越來越多。“合理消費,適度用卡。”董崢呼吁說,卡民應該建立正確的用卡觀,不要錯把銀行的信用卡額度當作自己的錢,陷入奢侈和沖動性消費。

他還建議,銀行需要警惕“逾期潮”的風險,在發展中切忌盲目擴張,不要再以“提額”作為挽留用戶的手段,對于違規用卡嚴格監控并予以降額、停卡等措施,同時還應提升信用卡運營理念,從過去產品、營銷、風險等業務流程的割裂模式向“產品—營銷—風險”一體化模式轉變,將場景營銷、金融科技、風險管理一并納入到信用卡業務鏈條。

湖北朋來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彭亞蘭律師表示,近幾年常有市民打電話來咨詢信用卡逾期收到律師函等情況。她提醒,用卡用戶或準信用卡用戶應珍惜自己的信用,否則輕則可能影響征信被拉入黑名單,重則可能構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或信用卡詐騙罪等。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消息:信用卡“激進”警鐘 逾期未償總額10年增22倍高達797億

因買房首付缺6萬塊錢,武漢的李小姐委托用卡大戶、朋友楊女士從自己的卡上挪出來借給她,雙方約定債務和利息都由李小姐負責。...

2019-08-19 15:49:20

快訊:風過后,長租公寓患上易爆癥

朱瑤(化名,下同)永遠忘不了7月底的那個晚上。房東在客廳喊她,正在洗頭的她因為水流聲掩蓋了房東的聲音,直到浴室門被拍打,...

2019-08-19 15:37:24

消息:APP刷榜是對互聯網信任體系的侵蝕

付費刷榜,就能讓APP在關鍵詞的搜索結果中排名靠前。長此以往,一旦被虛假數據侵蝕,網絡平臺本身就會面臨信任危機。要用互聯...

2019-08-12 09:25:49

誠信建設萬里行:民族資產解凍類項目?全是詐騙!犯罪花樣不斷翻新

記者從公安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當前,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已轉移到網絡,犯罪分子偽造國家機關公文,制作虛假證件...

2019-08-09 15:25:42

快訊:銀保監會兩年罰沒近60億元 超過去十年總和

近年來,銀保監會以強化金融監管為重點,以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始終保持整治金融市場亂象的高壓態勢,持續加大行政處罰...

2019-08-08 15: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