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焦點 > 正文

當心!不要落入二手交易平臺“殺魚盤”陷阱 脫離正規平臺易踩“雷”

    來源: 工人日報  2020-07-27 10:35:46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在二手交易平臺以低價吸引買家,然后誘騙買家離開平臺,通過他們提供的虛假鏈接付款進而詐騙錢財。由于鏈接頁面和正規平臺頁面很相像,極具迷惑性,買家幾乎很難察覺,極易落入這種網絡詐騙的“殺魚盤”中。

如今,不少消費者通過二手交易平臺將閑置物品轉給別人,這樣既可以讓閑置物品循環利用,又能讓自己賺點零花錢,但這也讓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機”。

《工人日報》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利用二手交易,誘騙買家私下聯系并點擊虛假鏈接付款,這種網絡詐騙有一個專屬名詞叫“殺魚盤”。它遵循了網絡詐騙廣撒網的特點,分別由提供技術支持并負責洗錢分贓的“船長”、尋找受害人并引導付款的“漁夫”以及在二手交易平臺淘貨的被害人“魚”構成,完成“殺魚”即行騙成功。

付款后就被拉黑

去年10月15日,江蘇常州武進的消費者小馬在二手平臺購買相機時,遭遇“殺魚盤”后報警。

小馬在某二手交易平臺遇到了一個賣二手相機的賣家,賣方建議微信詳談。講好價錢后,對方發來一個付款鏈接。小馬打開鏈接后發現確實為先前瀏覽過的二手平臺支付頁面,于是爽快地付款。然而,貨款到賬的下一秒,他發現自己已被賣家拉黑。

警方圍繞嫌疑人微信和QQ號信息展開梳理分析,最終確認在河北的易某有重大嫌疑。去年11月2日,警方奔赴河北,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易某。

易某交代,自己是在一個QQ群中認識了“上線”,這個“上線”教他如何利用虛假購物鏈接賺外快。兩人分工明確,易某負責尋找下手對象,談妥價格,“上線”則負責將虛假支付鏈接發給易某,詐騙成功后,每單易某可分到七成。

通過對“上線”與易某的聊天內容、錢款轉賬等信息的分析,警方進一步鎖定了這名嫌疑人的真實身份。去年11月15日,何某在居住地被抓獲。

通過對何某社交軟件上的關系人、銀行賬戶資金流以及信息流等情況的深入研判,警方發現,何某手中有著像易某一樣角色的下線和同行“船長”各10余人,一個冒充二手購物平臺、制作虛假鏈接實施網絡詐騙的犯罪團伙進入了警方的視野。去年11月,該團伙成員全部被警方抓獲。

去年底,犯罪嫌疑人易某因涉嫌詐騙罪被武進區人民檢察院批捕。從2019年12月2日至今年1月21日,全案19名嫌疑人陸續被提請審查批捕。

被害人“缺失”如何認定犯罪金額?

普通電信網絡詐騙通常是點對點的打款方式,然而在“殺魚盤”中,被害人的錢款并非直接打入被告人的賬戶中,而是購買了電商平臺的電子購物卡。

記者了解到,在上述“殺魚盤”案中,被告人提供的釣魚網站鏈接打開后,與真實的二手購物平臺網站極其相似,被害人難以分辨。但點擊付款后,釣魚網站則會通過事先抓取的接口鏈接到某購物平臺,被害人的付款會被用于購買該購物平臺的購物卡。

通過核查被告人與被害人的聊天記錄、詐騙團伙上下線之間的聊天記錄、被拉黑的被害人賬號以及被告人的購物平臺賬號的訂單等信息,承辦檢察官核實到400余名被害人。但由于被告人使用的各種社交軟件賬號和購物平臺賬號均為購買的“小號”,并非實名,所以大量被害人信息無法準確核實。

在被害人“缺失”的情況下,該案中被告人之間的轉賬記錄是否還能被認定為犯罪金額呢?

承辦檢察官告訴記者,被告人的賬戶確為詐騙所得、電商平臺的賬戶訂單確為他人付款購買,且通過全案證據排除了上下線其他經濟往來,排除合理懷疑,再綜合已查明的被害人陳述、交易記錄、電子數據等,足以證實“違法來源”的排他性。因此,承辦人最終將上下線轉賬記錄認定為犯罪金額,該案涉案金額總計達100余萬元。

脫離正規平臺易踩“雷”

新型電信網絡詐騙層出不窮,“套路”之多讓人防不勝防。

據2020年《法治藍皮書》,電信網絡詐騙仍呈高發趨勢,且運作模式呈現更加明顯的專業化、集團化趨向,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也越來越智能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逐漸形成惡意注冊、引流、詐騙、洗錢等上下游環節勾連配合的完整鏈條,也形成了電信網絡詐騙的“新范式”。

在武進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例中,除了通過低價二手交易進行詐騙的“殺魚盤”之外,還有以投資理財為名設“殺豬盤”實施詐騙、以網絡刷單返現實施詐騙、以裸聊為餌通過APP軟件非法獲取用戶信息后實施詐騙或者敲詐勒索、在婚戀網站交友實施詐騙、以辦理貸款為由設各種名目要求繳納保證金實施詐騙等類型。

據介紹,這些電信網絡詐騙的受害群體廣泛,作案手段也更為隱蔽,犯罪分子往往潛伏在各大論壇、貼吧和購物平臺,先在正規平臺尋找“獵物”,再誘導受害人脫離平臺轉到微信或者QQ上,點擊由他們提供的“高仿”網站鏈接進行交易。

為此,專家提醒,無論是網絡購物還是網上交友,一定要選擇正規平臺,使用平臺提供的交流系統進行溝通和交易,凡是繞開平臺由陌生人提供的來路不明的APP軟件或者網站鏈接、二維碼,不要輕易點擊下載和注冊。同時,各大電商平臺也要加強網絡安全防范,有效提示和攔截站外釣魚網站,強化技術升級,嚴防犯罪分子抓取鏈接制造“高仿”網站,對可疑違法信息應進行屏蔽或封號等,從源頭上維護網絡環境安全。記者 王偉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當心!不要落入二手交易平臺“殺魚盤”陷阱 脫離正規平臺易踩“雷”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在二手交易平臺以低價吸引買家,然后誘騙買家離開平臺,通過他們提供的虛假鏈接付款進而詐騙錢財。由于...

2020-07-27 10:35:46

涉嫌“非法放貸”?外貿信托消金業務陷尷尬 公安機關未予立案

信托公司必須謹慎選擇合作機構、做好授信審查、加強風險管控能力并對接征信公司及第三方支付公司,配備相應的業務管理系統,...

2020-07-27 10:19:40

大股東深陷法律糾紛 大連銀行1億股股份遭拍賣 IPO多年未果

又一家民營500強企業倒下,又一家銀行股份遭拍賣。7月22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登錄阿里司法拍賣網看到,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

2020-07-27 10:17:24

中山證券印章管理混亂 實控人錦龍股份成“問題股東”?

風波中的中山證券日前再次被監管機構出具告知書,中山證券董秘石文燕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至此,中山證券董事長、總裁、合規...

2020-07-25 14:43:41

消息:信披不及時 冠幅控股股東、實控人收警示函

消息:信披不及時 冠幅控股股東、實控人收警示函

7月22日,冠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福控股)連發2則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林文昌、林文智分別收到了中國證...

2020-07-24 14: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