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醫院長成這樣子 落地還需繼續細化應用場景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3-21 10:53:43
3月16日,3000公里外,海南的神經外科專家通過5G網絡實時傳送的高清視頻畫面,遠程操控手術器械,成功為身處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一位患者完成了“腦起搏器”植入手術。5G時代的到來,讓曾經科幻的“遠程手術”已成為現實。
5G醫院將會是什么樣的醫院?將為患者帶來哪些醫療福利?“5G將為醫療健康帶來更大的場景應用,也將帶來更多的技術管理服務和模式創新。”作為廣東首家5G智慧醫院的建設者,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余學清如是形容。
借力黑科技告別“馬拉松”式看病
大家翹首以盼的5G時代,將在診療方面帶給人們哪些意想不到的體驗呢?
5G時代,除了遠程手術,還將搭建起一條5G綠色“院前急救”通道。心血管疾病發病快,關鍵的幾秒關系到性命存亡。醫護人員一接觸到患者,就可將患者的發病情況、生理數據實時無損傳輸。醫生以此制定最優急救診療流程設計,并配置好相關搶救的醫療設備。同時利用5G網絡高效規劃切片能力,為醫院120急救車“鋪路”,爭分奪秒搶救生命。
被民眾所吐槽的“馬拉松”式看病也將成為過去。余學清說,未來患者的預約就診等候時間,可精準到1分鐘。問診、檢查、治療或護理、開藥、交費等將“一站搞定”。此外,在符合醫療規范要求的前提下,慢病患者可通過互聯網慢病管理平臺,在家中享受高清視頻問診、續藥服務,藥品可自動配送上門或實現到店自提,實現看病不出門。
5G擁有數據挖掘的“特長”。可通過患者的醫療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從而合理分配醫療資源,實現信息在醫生、患者以及醫院各部門之間的靈活交互,有望解決到不同醫院需拍不同片子的局面。5G應用后,24小時在線的人工智能“AI醫生”或將上線,隨時給患者提供智能診斷和治療建議。
“在5G+醫療里,醫院是應用基地,通過各個網絡終端,體現5G技術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智慧醫療隨之而來。” 余學清說。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也建議,盡快打通各大醫院信息的互聯互通,讓群眾在輾轉各醫院間不用再重復做檢查,解決看病煩的問題。作為全國最早將4G技術應用在醫療領域的醫院,邵逸夫的未來醫院模式已在全國領先。
據他透露,目前醫院正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商討合作計劃,將5G技術盡快運用到遠程會診等醫療領域。
5G醫療服務有賴于高技術支撐
3月15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5G實驗網30個5G基站全部開通,標志著國內首個5G醫療實驗網的建設已完成。“我們將依托該平臺開展一系列的5G醫療應用研究,包括院內移動信息化,院間協同化如遠程B超,以及院外遠程醫療等。”該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公開報道顯示,從去年年底開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先后透露打造5G醫院。
5G技術主要應用在便捷就醫流程、智慧急救和病區、移動會診、院前急救、分級診療系統等醫療環節。廣東省人民醫院的5G醫療服務就將率先在門診進行。
5G醫療的應用,離不開高技術的支撐。“5G技術將為醫療行業領域鋪設一張超大帶寬、超低時延、超多連接、安全可靠的移動基礎網絡。”華為相關負責人表示,現有的4G技術帶寬不夠,在院前急救方面,高清超聲波、高清視頻回傳都受到限制,將來5G網絡普及后,有助于信息實時傳輸,視頻“卡斷”等問題將迎刃而解。
以廣東省人民醫院為例,華為將在數字化患者體驗、醫療機器人、遠程MDT會診等方面與其進行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基于5G技術的“智慧”廣東省人民醫院。
5G最大的特點在于突破了傳統通信技術在人與人之間點對點的通信模式,使得各行業加速融合,垂直行業的應用更加多樣,加速形成產業互聯網新生態。“3G、4G時代,也嘗試過跟各個行業進行融合,因為技術限制,沒有很好去設計。5G從一開始就奔著‘融合’方向而去,所以我們現在不僅看到5G醫療,其他行業融合也已是熱火朝天了。” 廣東省新一代通信與網絡創新研究院院長朱伏生說。
各個省份也聞5G“起舞”,搶抓5G產業格局重構和市場迭代的發展機遇。不久前,江西省政府印發了《江西省5G發展規劃(2019—2023年)》,著重提到推動“5G+醫療”新模式應用。如將探索5G在醫療檢測、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及保健品研發、生產、冷鏈配送、產品溯源和銷售過程中的應用。
落地還需繼續細化應用場景
“5G在醫療方面的應用,給大家展示了一個未來場景。” 在朱伏生看來,5G醫療高關注度的背后,實則隱藏著民眾對優質醫療資源的渴望。
現階段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現象顯著,尤其是小城鎮及農村地區的醫療資源相對匱乏。遠程醫療的概念實則也提了很多年,但實際應用非常少。因為遠程醫療對網絡通訊的延時、帶寬、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較高。3G、4G技術難以滿足其需求。
“手術遠程操作中,如果因為網絡的延時,看著屏幕隔了幾秒后才進行下一步操作,那可能連止血都來不及。而5G技術容量大、速率高、低延時的特點,能為遠程醫療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醫生可以更快調取圖像信息、開展遠程會診以及遠程手術。” 朱伏生說。
在5G技術下,隨著遠程醫療的逐漸成熟,其有望把更多醫療資源與民眾共享,緩解醫療資源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有人形容5G將為醫療領域帶來一場顛覆性革命。對此,朱伏生表示,5G對醫療產生的影響確實將是巨大的。不過5G醫療要全面落實推進,還需要從國家層面著重完善相關法律、政策法規,特別是加強網絡安全建設方面的內容。
“畢竟網絡是不可控的,遠程手術涉及到倫理道德、手術風險。手術過程中,網絡一旦出現延時、抖動,或者重傳圖像,都會對患者產生不可挽回的風險。”他說,加上5G醫療是在網絡上實現的,還必須考慮如黑客攻擊等潛在性的風險問題。對醫院而言,除了加強技術建設,更應培養醫護人員在5G技術下的操作技能。
目前5G技術還處于預商用階段。朱伏生建議,首先應從低風險的手術嘗試,而不要一開始就選擇諸如腦科此類高風險手術。“技術成熟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冒進反而拔苗助長。在技術尚未完全成熟情況下,一旦出現失敗,將會招致對整個行業的質疑,產生重大打擊。”他說,5G醫療的落地,需要有規劃、有步驟推進,再把應用場景繼續細化。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5G時代醫院長成這樣子 落地還需繼續細化應用場景
3月16日,3000公里外,海南的神經外科專家通過5G網絡實時傳送的高清視頻畫面,遠程操控手術器械,成功為身處中國人民解放軍總...
2019-03-21 10:53:43
-
-
更小更強的光子芯片取得理論突破 讓人們距離光子芯片更近一步
受制于摩爾定律,信息技術載體的存儲密度與運算速度的提升均面臨瓶頸,人類的目光從電轉向了速度更快的光,光子芯片的概念應...
2019-03-20 15:02:02
-
-
中國人群特有腫瘤克隆結構和演化模式發現 實現腫瘤免疫微環境等的預測
記者19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電信學院生物信息計算團隊首創復雜克隆模式下腫瘤分子演化時序路徑預測模型,發現了中國人...
2019-03-20 14:56:23
-
-
12層樓高的水晶球逼幽靈粒子現身 精心調配的液體
兩座核電站之間,700多米深的花崗巖下,正開掘一個巨大的空洞,容納一個12層樓高的水晶球。這個水晶球,將浸泡在一個灌有3萬...
2019-03-20 14:51:44
-
-
5G尚未普及 6G呼嘯而來? 路線方案尚需驗證
5G尚未普及,美國號稱開始研發6G。到底是嘗鮮5G,還是等等6G?2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特我希望5G乃至6G早日在美國落地。...
2019-03-20 10: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