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國產科研儀器研發水平 提高實用性
- 來源: 人民日報 2019-04-22 16:47:15
一個國家的科研儀器研發水平,不僅是科研實力的體現,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基礎科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當前,我國科研儀器依賴進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觀,科研儀器研制短板亟待補齊。
科學儀器研發,既需要理論上的創新,也有賴于產學研的協同合作,還要有良好的體制機制保障。做強國產科研儀器,我們應如何作為?
科研儀器研制要考慮用戶和應用市場需求,提高實用性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學儀器尤其是高端科研儀器的重要研制力量。
一些高端科研儀器的開發,往往依托理論的創新。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肖立業認為,我國高端科研儀器研制要突破,必須加強原始創新。面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科研儀器,我國追趕起來并不容易。通過理論創新,發展出自己的系列高端科學儀器,不僅能夠滿足國內需要,還能夠為國外科研所用,從而形成“你需要我、我需要你”的局面。
研制高端科研儀器,除了需要深厚的科學功底,還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作支撐。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四十一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年夫順說,由于我國的科技水平和工業基礎仍與世界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關鍵材料、器件、工藝和設計手段等仍顯不足,導致儀器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難以滿足用戶要求,產品缺乏競爭力。
“一些科學研究往往是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做好研究就需要最好的儀器設備,所以對儀器的要求非常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說,如果儀器的性能指標和穩定性不足,很難滿足科學研究的需要。
年夫順認為,應加強高端科研儀器工業基礎建設,提升工藝水平,優化設計,打通儀器產業鏈條,改變關鍵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實現高端儀器全產業鏈自主可控。
專家還建議,高校和科研院所立項做科研儀器,有時候結果不如預期,究其原因,除了受制于技術水平,還與項目的組織和運行模式有一定的關系。
年夫順分析,我國科研儀器研制的產學研用長效合作機制仍然不夠通暢。當前,國家儀器科研項目主要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擔,企業承擔相對較少。近年來,雖然各方面認識到應以需求驅動研發,但科研儀器產學研用結合合作層次仍然較淺,有時還存在“拉郎配”的現象。
據介紹,我國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多采取“牽頭單位+合作單位”模式。專家認為,這個模式看上去可以涵蓋產、學、研等多重力量,可實際上往往由于產、學、研等之間在理念與偏好上存在差異,不容易達成共識,導致實際運作中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一些科研儀器產品研發以技術指標為導向,較少考慮用戶關注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使用體驗等,導致研制出的一些高端科學儀器產品缺少應用市場,最后被擱置到一邊。”年夫順說。
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張鳳認為,有必要編制科研儀器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相關重點領域高端科學儀器產業技術路線圖,加速推進自主研發和國產化進程。同時,建設高水平科學儀器研發基地,推動形成產學研合作創新的有效機制,通過集聚效應形成高端科研儀器的共性技術平臺,加快國產化進程。
“應加強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協調聯動,推動高端科研儀器從實驗樣機到產業化產品的進程,對于開展科學儀器研發和國產化的企業,應給予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張鳳說。
集中有限資金,培育大型儀器企業,增強國產儀器市場競爭能力
按國際慣例,企業是科研儀器的研發主體。“我國科研儀器研制企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技術水平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一些甚至通過價格戰維持生存。”北京科技戰略決策咨詢中心研究員伊彤說。
伊彤認為,我國科研儀器企業總體上小而散,普遍缺乏自主開發新產品的能力,創新也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統計顯示,我國科研儀器生產商中,80%左右為小微企業,大多數企業成立時間較短。與之相比,國外不少科研儀器企業擁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積累了完整的研發和管理經驗。
年夫順介紹,我國儀器企業主營業務超過10億元的不超過10家。以電子測量儀器為例,全國范圍內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企業只有1家,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企業不超過5家。此外,高端科研儀器研發周期更長,一般需要5到10年,而從基礎研究到產品應用需要10年左右的培育期。我國大多數儀器生產企業缺乏這種研發能力和培養市場的耐心。
對此,年夫順建議,應集中有限資金,培育大型儀器企業和有特色的“隱形冠軍”企業,培養一批有影響力的尖端儀器企業,打造世界知名的儀器品牌,進一步增強國產儀器市場競爭能力,做大做強中國儀器工業。
伊彤認為,某些非技術因素,也是影響國產科研儀器發展的原因。比如,過去為了滿足國內對高端儀器的使用需求,如果有些是國內不能生產或者性能不能滿足需要的相關儀器,就會對同類的進口儀器給予關稅優惠。
伊彤說:“判斷國內產品性能是否滿足需要不好界定,少數招標方甚至故意提升某些性能指標要求,把國產儀器攔在門外。這造成同樣用途的儀器設備,國產儀器需要征收相關的稅費,而進口儀器反而免征一些稅費,國產科研儀器的競爭力進一步削弱。”
“我們還可以對科研儀器企業實行退稅政策,并監管返還資金用于后續研發,倒逼企業進一步增加研發投入。同時,借鑒電器下鄉補貼的方式對企業創新進行后補貼,也有望提高企業的研發積極性。”伊彤說。
完善高校科研院所考核評價制度,保障工程技術人才成長
研制科研儀器,人才儲備很關鍵。然而,我國目前還缺乏完備的人才儲備。
“做儀器屬于工程技術研發,通常不好發論文。剛開始也很難賺到錢,產業化需要的投入又比較多。而且,研發儀器對技術水平要求很高,需要長年積累,門檻比較高,一般沒有受過嚴格訓練想做也不一定能做好。”楊學明說,當前,我國評價體系總體上以論文為導向,因此研發儀器是有點吃力不討好。
據專家介紹,德國的大學研究機構配備較為完善的工程技術人才,人才成長也有較好的保障,穩定的人才隊伍支撐了科研儀器持續研發。
“長期以來,我國的科研文化存在著‘重研究輕支撐’的傾向,科研儀器的研制是科研活動中的重要支撐工作,科研人員對科研儀器研制的重視程度需要提升。”肖立業說。
缺乏高水平創新人才也是我國儀器企業面臨的難題。年夫順介紹,以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為例,當前全行業從業人員不足1萬人,不及國外同領域一家大公司的人員數量,人才質量和創新能力差別更大。
如何提高高端科研儀器的人才儲備?肖立業建議,可以通過適當改變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考核評價制度,保障工程技術人才成長,讓更多人有動力做儀器研發工作。
“國家應在儀器人才培養上加大資金投入。比如,近些年我國買進口冷凍電鏡花了不少錢,不如嘗試拿出其中一部分錢來培養研發冷凍電鏡的人才。否則,想要做出相關的科研儀器就無從談起。”楊學明說。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提升國產科研儀器研發水平 提高實用性
一個國家的科研儀器研發水平,不僅是科研實力的體現,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基礎科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當前,我國科研儀器依賴...
2019-04-22 16:47:15
-
-
多重利好添彩中國經濟增速超預期 整體經濟效率有所提升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 4%。這一數據引起外媒的高度關注。路透社稱,該...
2019-04-22 14:27:35
-
-
下一代互聯網需要大量技術創新 構建自主技術的產業形態
25年前的今天,4月20日,中國開始連接全功能的互聯網。今年也是互聯網誕生50周年。4月20至21日召開的第十四屆中國電子信息技...
2019-04-22 11:43:25
-
-
三大運營商5G布局頻頻發力 11家公司一季報實現同比增長 相關主題投資機會有望持續收益
近日,中國聯通組織了5G商用終端與網絡兼容性專題測試,華為等品牌的終端在廣州外場相繼完成聯通研究院要求的第一階段測試任...
2019-04-22 11:36:13
-
-
英國用AI分析城市社會不平等情況
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18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英國正在采用人工智能(AI)分析社會問題。帝國理工學院團隊研發了一種能分...
2019-04-19 1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