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寫的詩版權到底算誰的?尚無定論
- 來源: 經濟日報 2019-05-07 15:13:43
人工智能在很多行業成為不可多得的助力,無人駕駛、語音翻譯、人臉識別等技術形成了新的產業,也極大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人工智能在一些創造性的領域也發揮了積極作用。以打官司時要寫的訴狀為例,以前要找專人幫忙撰寫,北京互聯網法院院長張雯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北京互聯網法院已經開發出人工智能訴狀生成機,可以幫助當事人完成6類案件的訴狀撰寫,累計已完成4萬次,方便了當事人。
“寫訴狀這項業務可能就要從律師的傳統業務中逐步消失了。”張雯說,“我們還開發了類案智能推送系統,通過大數據的推送和預測,有助于輔助法官決策,規范尺度,統一法律適用,提高審判質量。下一步互聯網法院可能會有人工智能法官了”。
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人工智能的“創作”也帶來一些新課題。比如,人工智能產生的作品,他們寫的歌、做的詩,有沒有版權?版權到底算誰的?如果訴狀有版權,版權又該屬于誰?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著作權人包括作者、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技術或者算法,并不在著作權法規定的著作權人里。但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作者”,又確確實實在創作。
“春天麗日照晴川,十里桃花映滿山。燕子呢喃尋舊夢,清風拂面柳如煙”。如果不提前說明,有多少人能夠猜到,這是百度APP“為你寫詩”功能根據“春天的桃花開了”這句話寫下的一首詩呢?
利用這個功能,用戶只要上傳圖片或者任意輸入題目,就會自動生成一首詩。測試表明,只有50%的普通人可以正確分辨出來哪些是真人創作的詩歌。
那么,這首詩的版權屬于百度公司還是屬于輸入了那句主題詞的用戶?張雯在實踐中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當時我們用了三四個月來考量案件,請來了技術專家、法學專家一起研討。”最終達成一致,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創作可能跟著作權沒有直接的連接關系,而是民法上的權屬利益,“這個權屬利益應該歸于軟件的所有權方。如果權屬上能夠進行確定,我們就應該對所有權方的版權進行保護”。不過張雯強調,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想法。
目前國內對人工智能創作的版權歸屬尚無定論。從國際上來看,這也是個全新課題。
微軟小冰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任何人對小冰說出指令“一起寫詩吧”,就能進入聯合創作模式。有意思的是,為了避免爭議,微軟在官方網站發表聲明,宣布小冰放棄創作版權。這意味著和小冰一起創作的人能夠獨享作品的全部權利。
人工智能創作的作品版權歸屬暫時還不好界定,但是人工智能由大數據驅動,因此確定用戶數據的歸屬問題至關重要。
騰訊公司法務總監刁云蕓認為,個體數據信息就是每個用戶自己的頭像昵稱、點評內容、購買信息等,這些信息都是個體信息,是歸屬于個人的權利。但是當這些個體信息匯總形成能夠被分析的大數據時,大數據權益應該歸屬于平臺方。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萬勇則認為,“不管是自動駕駛,還是人臉識別,開源可能不是做公益性的事業,而是在收集數據。建議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應當建立一套監管體系,明確數據歸屬,因為加工之后的數據是最值錢的”。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人工智能寫的詩版權到底算誰的?尚無定論
人工智能在很多行業成為不可多得的助力,無人駕駛、語音翻譯、人臉識別等技術形成了新的產業,也極大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人工...
2019-05-07 15:13:43
-
-
為維護用戶合法權益 三大運營商發力整治騷擾電話
實踐證明,識別并攔截騷擾電話的個性化軟件對騷擾電話整治頗為有效治理騷擾電話涉及多個領域,需要通過法律、行政、技術、經...
2019-05-07 15:04:42
-
-
比較試驗:模擬小黑盒攻擊“亞摩斯”被打開
前段時間社會上流傳著小黑盒秒開智能門鎖的傳聞,昨天,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了29款智能門鎖比較試驗結果,北青報記者注意到,...
2019-05-06 15:52:59
-
-
掃除人造功能性器官技術障礙 水凝膠3D打印可快速生成復雜脈管 該成果刊登在《科學》雜志上
美國研究團隊研發出新型生物打印技術,可快速生成有復雜內部結構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膠,用來模仿人體氣管和血管等脈管系統,為...
2019-05-06 15:12:51
-
-
核技術有望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力提升核電安全性
近日發布的《2018年國外核工業與技術重大發展動向》(以下簡稱《動向》)指出,國際社會仍將核能作為不可替代的清潔能源,并大...
2019-05-06 14: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