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天地數據結合可改善地震應急響應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6-19 14:42:26
研究人員稱,衛星圖像提供了有關地震發生位置、地表變形情況,以及地震發生地距離人口密集區相對位置的詳細信息,這些數據通常在地震發生后兩到三天內就可獲得,隨后可將數據信息納入由USGS國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管理的一套業務響應指南。該指南將分發給決策者、搜索和救援小組等相關人員,供他們快速反應。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從每次地震收集的衛星圖像提供了新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改善對地震影響的分析。研究主要作者、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助理教授比爾·巴恩哈特說:“這使我們可以更準確地估計死亡人數和經濟損失。”
確定地震影響的“中流砥柱”是測量全球地震活動的地基地震儀,但這些儀器并不普及,因此可能導致某些地震發生后,關鍵時刻內有關影響的信息不完整。此外,一些地震更加復雜,單靠地震儀無法對其進行精確測量。
因此,地震專家越來越多地轉向大地測量方法——用數學方法研究地球形狀的變化,利用衛星和其他儀器對地震儀收集的數據進行補充。
巴恩哈特說:“雖然這還不是一個完全可操作的系統,但我們正在與USGS合作,借助衛星圖像進行地震響應。”
其中一個例子是艾瑪·曼金所做的工作。曼金曾對2018年8月襲擊印度尼西亞的6.9級地震的雷達圖像(干涉圖)進行了處理。然后,她利用這一圖像生成了地震及其所在地的模型。USGS直接利用這一模型來更新對地面震動和地震影響的預測,而這些信息已被整合進其災難響應系統,因此可提高對震后影響的預測和響應效率。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消息:天地數據結合可改善地震應急響應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愛荷華大學和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研究人員發現,從軌道衛星收集的數據可提供有關大地震影...
2019-06-19 14:42:26
-
消息:微生物科研應納入主流氣候變化研究框架
來自9個國家的33名科學家18日在英國《自然綜述:微生物學》雜志上聯合撰文表示,必須進一步將微生物科研融入主流氣候變化研究...
2019-06-19 14:41:00
-
二十五天完成一個世代!我國率先完成草地貪夜蛾染色體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從蟲卵到成蟲,20天左右就完成一個世代。遷飛速度快、繁殖力強、食量特別大是入侵物種草地貪夜蛾的標簽。這種幺蛾子取食玉米...
2019-06-19 14:31:55
-
中國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點火 實現我國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零”突破
18日,我國首條8 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在安徽蚌埠成功點火。這是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世代電子玻璃基板和蓋板核心技術開...
2019-06-19 14:29:37
-
6分鐘測出高鐵軌道板接縫0.15毫米誤差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集成智能機器人和三維成像儀一起上陣,構成一個高速鐵路CRTSⅢ型軌道板自動化檢測系統,檢測一塊CRTSⅢ型軌道板由45分鐘壓縮...
2019-06-19 14: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