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消息:人工智能時代 信息安全需放首位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8-26 15:45:16
人工智能時代信息安全該如何保證?8月24日—25日,2019重慶全球科學家高峰會在重慶舉行,19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以及7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云集山城,展開一場最頂級的智慧碰撞。作為第二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重要活動之一,這些“最強大腦”就目前的人工智能與數字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信息安全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保證安全的技術一直處于挑戰與發展中。

“當前,隨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密碼學受到了重大挑戰。”“公鑰加密技術之父”、2015年圖靈獎獲得者惠特菲爾德·迪菲在會上作了《未來密碼學》的演講時表示,因為物聯網將數以十億計的設備連接了起來,加密難度增大,能耗增加;其次是如何證明加密是100%可靠的,還難以用數學算法證明;另外,還面臨量子計算的威脅,因為如果有數以十億計的設備是微能耗或使用的納米技術,在加密上會更難。“我們現在使用的一些21世紀的技術去解決上世紀50年代的問題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解決物聯網面臨的問題是有難度的。”

在迪菲看來,未來密碼學將擁有三大機遇:一是同態加密,即在云端進行加密,如現在人們在手機等智能終端上儲存很多私人信息,而通過加密技術將私人信息存儲在云臺,通過加密會比儲存在終端上更安全;二是區塊鏈,如比特幣;三是新的公共密鑰技術。他表示,隨著5G時代的到來,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今后密碼學還將有更廣泛的應用。

區塊鏈密碼學基礎——非對稱加密的創始人、2015年圖靈獎獲得者馬丁·赫爾曼介紹,非對稱加密則有兩個密鑰:公鑰和私鑰。私鑰只有自己知道,絕對不能公開,公鑰是公開的。通過“公鑰加密、私鑰解密”或“私鑰加密,公鑰解密”的方式,目前非對稱加密已為美國價值五萬億美元的交易提供了幫助,確保了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隨著世界變的越來越相互聯系,信息安全已經成為了公共問題,是重中之重。”馬丁·赫爾曼表示,互聯網的安全問題是具有根源性的,是因為在當時創建時沒有基于安全的考慮。而現在對于信息安全的考慮不能再是亡羊補牢,要把安全帶入人工智能的設計中,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問題必須放在首要地位,必須從最初就開始規劃安全問題。

對于量子計算加密技術,赫爾曼表示,量子加密在理論上來說是絕對安全的,但具體到實施上可能達不到理論上絕對的量子安全性,至少在50年內不太可能成為當前密碼學的威脅。

2018年菲爾茲獎獲得者阿萊西奧·菲加利從事基礎數學的研究,他在最佳運輸理論上的研究已被越來越多的用在了人工智能上。他說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備受關注,但人工智能還遠遠稱不上完美。數學作為基礎學科,能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找到深層次的規律,對其進行進一步完善和提升。他建議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者和工作者重視數學,加強學科融合互通,讓數學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中發揮更深遠的作用。

25日,重慶市科技局、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與迪菲教授團隊及美國加密實驗室團隊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在2019年內組建重慶密碼區塊鏈技術研究院。未來五年,頂尖科學家們和國內外的研究團隊將在密碼學、區塊鏈技術、網絡安全、人工智能、云安全等諸多關鍵領域展開研究工作,努力將重慶打造成全國,乃至全球密碼學領域研究的高地。

重慶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重慶正加快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密實驗室團隊的落地,對于重慶來說是在數字經濟領域的重要布局。”雍 黎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消息:人工智能時代 信息安全需放首位

人工智能時代信息安全該如何保證?8月24日—25日,2019重慶全球科學家高峰會在重慶舉行,19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

2019-08-26 15:45:16

快訊:我國建立首個水下隧道技術創新平臺

24日,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成立水下隧道工程技術分會,這是我國首個水下隧道專業學術交流和技術創新平臺。在成立大會上,...

2019-08-26 15:43:20

消息:“慧眼”衛星成功進行X射線脈沖星導航在軌實驗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利用慧眼衛星上的X射線望遠鏡開展了X射線脈沖星導航實驗,定位精度達到10公里之內(3倍標準偏差),進一步驗證...

2019-08-26 15:37:21

快訊:人工智能延伸科學交流觸角

近日,一款看起來挺有文化的寫稿機器人上線了。它叫小柯,由中國科學報社和北京大學科研團隊共同研發。小柯寫的不是普通的稿...

2019-08-26 15:36:28

消息: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圓滿落幕

消息: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圓滿落幕

2019年8月25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經...

2019-08-26 15: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