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費奧多爾”報到!類人機器人征戰(zhàn)太空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9-04 10:55:57
8月26日,搭載俄羅斯首位類人機器人宇航員“費奧多爾(Fyodor)”的“聯盟MS-14”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這個酷似“終結者”的機器人終于到工作崗位“報到”了,只是相比原計劃遲到了兩天。
“費奧多爾”為何遲到?作為太空機器人,它有哪些絕活?太空中又為何需要機器人呢?
失敗、重來、終成功
對接之路一波三折
8月22日,俄羅斯“聯盟2.1A”火箭和“聯盟MS-14”號宇宙飛船組成“聯盟”套裝,成功將“費奧多爾”類人機器人送上太空。但上天只是任務的第一步,“費奧多爾”的最終目的地在國際空間站。
按照原計劃,“聯盟MS-14”號飛船將在8月24日與國際空間站交會對接,之后由空間站中的俄羅斯宇航員進入飛船“取貨”,將“費奧多爾”拖進去。但是,在對接的關鍵時刻——飛船與國際空間站距離只有100米時,自動飛行的“聯盟MS-14”號飛船開始徘徊不前,首次對接以失敗告終,飛船退出到安全距離之外。
隨后,研究人員發(fā)現失敗的原因不在飛船,而是空間站的對接點存在故障。好在龐大的國際空間站不僅有一個對接“停車位”,俄航天部門隨即推出了二次對接方案:首先由宇航員將連在國際空間站“星辰”號服務艙的“聯盟MS-13”號飛船挪到別的對接點,空出一個最佳“停車位”;之后“聯盟MS-14”號飛船再過來“停車”。根據這一方案,8月26日,交會對接終獲成功。
按計劃,“費奧多爾” 將在國際空間站執(zhí)行4項任務,包括使用特制海綿清理空間站外殼與舷窗;在工作區(qū)用手電筒為宇航員照明;使用鉗子等工具截斷電纜;插拔空間站供電系統(tǒng)專用快速交聯插塞式連接器。
打槍、開車、上太空
這個機器人不一般
“費奧多爾”高達1.8米,重約160公斤,造價超過3000萬人民幣,長相酷似電影中的“終結者”,是俄羅斯“費多(Fedor)”系列機器人的最新版本之一,采用了特殊的抗振材料和控制運動的算法,避免意外損壞國際空間站。據報道“費多”大約由15000個部件組成,基于Linux的實時操作系統(tǒng)運行,可用普通插座充電,充滿后足以工作一個小時。
“費多”已經有多年的發(fā)展歷史,其最初由俄羅斯版國防工業(yè)高級研究基金會與緊急情況部委托安卓技術公司開發(fā),主要目的是用于災難救援。后來,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相中”了它,并支持安卓技術公司研制太空版本。
之后,安卓技術公司推出了“費奧多爾”的前身——“SAR-401”。據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報道,該機器人在加加林宇航員培訓中心進行了多年測試,能夠完成50多種太空作業(yè)。不過,“SAR-401”并非依靠自我決策,而是需要宇航員穿戴特定的傳感器,做出行走、抓握、攀爬等動作,遠程控制其運動。俄羅斯曾計劃在2015年將“SAR-401”送上國際空間站,但并未成行。
據俄媒報道,“費多”并非只能模仿人的動作,而是具備自我學習能力,能夠訓練自己自主運動。其裝備了麥克風、GPS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測距激光、攝像機、熱像儀和特殊的自定位系統(tǒng),用于收集環(huán)境信息和運動參數等數據。
最新的“費奧多爾”在太空失重環(huán)境中表現如何尚未可知,但“費多”家族機器人在地面上的能力已經令人“瞠目結舌”。它們可以分辨典型的物體和工具、識別障礙物、打開車門、操作電鉆,并在自動設置下駕駛汽車和全地形車輛,甚至能夠雙手同時開槍。
安全、節(jié)約、“被實驗”
太空機器人用處多
國際空間站上會經常碰到一些麻煩事兒,比如某塊太陽能電池要更換、某個艙外設備要維修等,宇航員不得不穿上笨拙的艙外航天服出艙“太空行走”,開展長達幾個小時的工作。但是,對宇航員來說,每一次出艙都是一次冒險;對空間站任務來說,每一次出艙都將消耗大量保障資源,縮短補給周期,提高運行成本。
俄羅斯圣光機大學生物機電與節(jié)能機器人國際實驗室主任謝爾蓋·科爾尤賓曾說:“機器人有很大的潛力,它們可以在空間站外執(zhí)行很多任務。”如果用機器人替代宇航員出艙工作,上述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此外,太空機器人可代替人類“被實驗”。以此次發(fā)射為例,“聯盟2.1A”火箭裝備了新的數字飛行控制系統(tǒng)和升級的發(fā)動機,用于取代使用了數十年的“聯盟FG”火箭。“聯盟2.1A”將在2020年3月執(zhí)行首次載人任務,此次發(fā)射是關鍵試飛。“費奧多爾”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監(jiān)測和報告飛行中的情況。據悉,俄羅斯計劃在2022年試飛“聯邦號”載人飛船,“費奧多爾”也將成為首批“乘客”。
此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向國際空間站“派出”過有頭和胳膊、卻沒有腿的“航天員2”機器人,近期又送去了代號“蜜蜂”的飛行機器人。歐盟和日本也曾送去過能“聊天”的小型機器人。但是,無論從體型、外表還是功能看,“費奧多爾”都是最類人的一個,也是最有可能執(zhí)行艙外任務的機器人。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fā)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快訊:“費奧多爾”報到!類人機器人征戰(zhàn)太空
8月26日,搭載俄羅斯首位類人機器人宇航員費奧多爾(Fyodor)的聯盟MS-14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這個酷似終結者的機器人...
2019-09-04 10:55:57
-
快訊:集成電路成科創(chuàng)板最亮板塊
集成電路是科創(chuàng)板最亮麗的板塊。3日開幕的第二屆全球IC企業(yè)家大會上,上海集成電路產業(yè)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偉國開門...
2019-09-04 10:54:18
-
消息:放射源輻射事故年發(fā)生率達歷史最低水平
日本福島事故后,核電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鄰避問題多發(fā)的領域。國務院新聞辦3日發(fā)布了《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這是我國發(fā)布...
2019-09-04 10:51:34
-
快訊:民營科技企業(yè)撐起科技創(chuàng)新“半邊天”
目前,我國現有企業(yè)3000多萬家中,高新技術企業(yè)已達18 1萬家。其中,民營企業(yè)已占83%,民營科技企業(yè)已成支撐科技創(chuàng)新半壁江...
2019-09-04 10:48:03
-
消息:意念操控或成真 讓飛機上天,動動腦就行
任何一項新的技術發(fā)明,給世界帶來的影響都不可估量。就在近日,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宣布,其科學家...
2019-09-04 10:47:00
- 優(yōu)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yè)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chuàng)作者 頒發(fā)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xiāng)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jié)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jié)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yè)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chuàng)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yǎng)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y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yǎng)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