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校企合鑄精英項目 “A班計劃”破產業人才難題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9-05 11:10:40
全球人才聚焦AI產業“加速器”
“‘A班計劃’做的不是錦上添花的事,而是雪中送炭。”作為A班計劃發起人之一,AI青年科學家聯盟執行理事、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吳文俊博士班班主任盧策吾表示,“我們需要尋找下一波的技術紅利,就像深度學習帶來新的技術突破。為了提高這種可能性或者說概率,需要更多青年研究人員參與進來。”
“A班計劃”是一個旨在挖掘、培養AI學術研究人才和創業人才的精英項目,聚焦于全球頂尖學府的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生,通過聯盟現有資源及外部產、學、研、政資源深度整合,打造未來學術和產業領軍人物的“加速器”。
據悉,“A班計劃”成員分別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以及中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多所海內外知名高校。研究范圍覆蓋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機器人、數據挖掘等AI研究熱點領域。絕大多數學員都是90后,其中有三人在世界頂級學術會議上獲得最佳論文獎。
學科交叉填補人才結構缺口
目前人工智能人才供給最多為“數字藍領”人才,應用和算法類人才較為緊缺;科學家人才則高度稀缺,但這個群體主要開展前沿研究型工作,甚至與產業實踐有一定距離。填補人才需求,產業界和學術界該如何作為?
面對迫切的“AI人才荒”問題,校企聯合也逐漸緊密,高校與知名企業之間的聯合實驗室及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成為校企培養AI人才的生力軍。“大學相當于一個原材料供給站,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盧策吾認為,當前,我國前沿科技公司已經觸碰到技術創新的“無人區”,高校與企業共同擔負前沿科技問題的探索。企業可以提供研究課題,高校負責開展具有突破性的基礎研究。
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門檻高,短期來看,人才供給壓力凸顯。高端需求崗位如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等技術多依賴于海外引進專家,青年人才成長難度大。上海中信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海清希望:“高校能針對人工智能技術層、應用層解決企業人才需求。中國AI應用場景很多,在應用層方面,高校可以規劃細分學科,如大金融、智能制造等;基礎研發層很弱,亟須加大投入。”
浙江大學助理教授況琨認為,大學培養AI人才時需要注重學科融合。人工智能人才不僅要解決科研問題,還要解決金融、醫療等多應用領域的實際落地問題,推動產學研進一步融合。
AI青年科學家聯盟執行理事、氪信科技CEO朱明杰表示,AI的時代風口,更加垂青于全才型AI創業者。創業公司首先要解答好商業本質問題,完成“從產品到客戶到研發再投入”的商業閉環,確保自身健壯成長。人才之外,有效的環境是人才、市場、科研之間形成不斷迭代的成功閉環。(王春)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消息:校企合鑄精英項目 “A班計劃”破產業人才難題
AI大戰硝煙裊裊,人才是最根本的問題。面臨巨大人才結構缺口,要給AI年輕人更多機會,讓成功的路徑更通暢。微軟全球執行副總...
2019-09-05 11:10:40
-
消息:5G機器人迎新 帶來“智慧校園”新體驗
近日,許多高校都已開學,2019級大學新生開啟了自己全新的大學生活。剛邁入校門,他們就發現了一群可愛又特殊的迎新隊伍——5...
2019-09-05 11:06:41
-
快訊:FAST捕捉到快速射電暴多次重復爆發
4日,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項目部的消息稱,FAST首次探測到快速射電暴多次重復爆發,捕捉到目前全世界已知數量最多的脈沖...
2019-09-05 10:47:55
-
快訊: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形式光波
基于英國著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的開創性工作,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以前不為人知的光波——季亞科諾夫—福...
2019-09-05 10:45:59
-
消息:量子干涉實驗擴展到天文尺度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與國內外合作者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驗觀察到量子點單光子和太陽光之間的雙...
2019-09-04 11:01:23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