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開采太空水資源 NASA希望不用挖井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9-12 13:48:49
科學家說,月球、小行星等天體上有豐富的水資源,那里的水既能為宇航員提供生命支持,又可以分解成氫和氧,作為燃料給路過的航天器“加油”。
可是,太空中的水該怎樣開采?是不是要把地球上的機器運過去打口井?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打算怎樣解決這一難題?
用好太陽能,月球融水冰
今年,美國Transastra公司和科羅拉多礦業學院的喬治·索沃斯領導的研究小組各有一個旨在開采月球水資源的項目,已獲得NASA創新先進概念(NIAC)計劃的資助,該計劃旨在刺激開發有可能改變“游戲規則”的新興航天技術。
Transastra公司的項目名為“月球極地推進劑開采前哨站(LPMO)”,其獲得NIAC的一階段資助,開始早期概念研究。LPMO或許能為開發月球極地隕石坑中巨大的水冰儲備,提供一個可行的方案。
隕石坑中之所以有大量的水冰,是因為那里地勢低洼,終日不見太陽,溫度極低。但是,隕石坑的邊緣卻是終日陽光普照。事實上,這些坑并不深,從底部到頂部只有100米左右。因此,Transastra公司的研究團隊設想在隕石坑中建立采水基地,插上很多百米高的桅桿,頂部安裝太陽能電池陣列,為基地提供無窮無盡的能源。由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很小,不必擔心電池將桅桿壓彎。
具體的采水則由電動漫游車完成。它們在冰面來回漫步,向下發射由無線電、微波和紅外線組合而成的特殊射線,通過輻射使水冰蒸發,同時用冷凝方法回收。研究人員認為,漫游車可由NASA巨大的“空間發射系統”(SLS)火箭或“藍色起源”公司的新格倫火箭發射,重量在2—5噸之間,每年能開采相當于自身質量20—100倍的水。
Transastra公司研究人員認為,LPMO將大大降低建立和維護一個巨大的月球極地基地的成本,該前哨站可以作為美國月球產業化的灘頭陣地,首要就是建設“月球旅館”,開展太空旅游。
如果說LPMO需要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再轉化為輻射,索沃斯的項目則是直接利用太陽光的熱量。今年6月,他在NASA未來空間行動(FISO)工作組的一次演講闡述了他的“熱采水”方案,即在月球極地隕石坑邊緣安裝定日鏡(跟蹤太陽運動的鏡子),將太陽光反射到水冰上裝有光學設備的聚熱裝置頂部,使水冰蒸發進而回收。
索沃斯團隊相信,這一概念具有巨大的潛力,有望從月球永久陰影區域提取生產推進劑的工業用水。
罩住小行星,蒸餾內部水
除了開采月球水冰,Transastra公司還有一個從小行星上取水的項目,也獲得了NIAC資助,其原理與索沃斯團隊提出的方案類似,即利用集中的陽光使水從小行星中蒸發。
不同的是,該項目需要太空飛船直接將小行星捕獲,然后用特殊的“罩子”把它包起來,之后引導陽光集中照射小行星的某些部位,通過強烈的熱量使其表面的巖石剝落,內藏的水冰迅速蒸發,同時被冷凝回收。
該項目已經進入第三階段,也就是要完成演示任務的所有準備。Transastra公司計劃在21世紀20年代早期開展演示任務,即向近地軌道發射一個250公斤左右的、代號“迷你蜜蜂”的概念飛行器,同時將一顆很小的模擬小行星送入太空,供“迷你蜜蜂”開展采水實驗。Transastra公司披露,完成“迷你蜜蜂”演示任務需要大約1000萬美元。如果成功,其將推出更大的“蜜蜂”和“蜂王”飛行器。“蜂王”的目標是能夠捕獲40米直徑的小行星并“蒸餾取水”。
不過,捕獲小行星是“蜜蜂”系列飛行器面臨的最大技術難題,其計劃使用充氣的“罩子”直接包住小行星,而小行星很可能會旋轉,因此飛行器在捕獲之前必須與其同步旋轉,捕獲之后再用支柱固定小行星,使它慢慢消旋。因此,旋轉非常慢的小行星是理想的目標。
太空中的水資源有多重要?Transastra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喬爾·塞塞爾說:“水將成為太空工業化的石油。”
然而,從NASA資助的這些項目看,要想得到太空水,打井或許不如太陽能好用。胡定坤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消息:開采太空水資源 NASA希望不用挖井
人類到哪里都離不開水,太空中也不例外。現在,空間站中宇航員的飲用水仍然產自地球,使用火箭運送補給,運費比成本高得多。...
2019-09-12 13:48:49
-
消息:新系統可模擬人類胚胎早期發育最關鍵過程
《自然》雜志11日發表了一項干細胞領域研究成果:一種可以成功模擬人類胚胎著床后關鍵過程的系統問世,有助于增強我們對人類...
2019-09-12 11:19:06
-
消息:“天眼”捕捉到快速射電暴多次重復爆發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近日,有著中國天眼之稱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
2019-09-12 11:15:28
-
消息:國產伽馬刀即將迎來“中國芯”
9月10日,我國國產首批醫用鈷—60原料組件在秦山核電公司啟運,前往中國同輻中核高通放射源生產線啟動試制工作。這標志著中核...
2019-09-12 11:10:21
-
快訊:當心你的“臉”被賣了
據報道,近日,在網絡商城中有商家公開售賣人臉數據,數量達17萬條。在商家發布的商品信息中可以看到,這些人臉數據涵蓋2000...
2019-09-12 10:17:51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