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精準又高效 AI輔助將是未來超聲檢查標配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9-17 11:12:27
伴隨社會老齡化趨勢的加速、重大疾病發病率攀升,臨床對醫療檢查的質量及覆蓋領域要求更高。超聲,以其無輻射、適用性廣等特點,成為臨床首選的醫學影像檢查手段之一。而由于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相關人才緊缺等因素,醫療機構亟須設備的智能化擴展,以提高診斷效率及精準度。
“人工智能輔助作為超聲檢測的標配將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近日中國醫師協會超聲分會會長、首都醫科大學超聲醫學系主任何文表示,人工智能技術有望推動超聲學發展,并帶來技術性革命。
輔助識別病灶提升工作效率
在超聲診斷方面,若讓資深醫學專家與人工智能PK,結果會怎樣?
“試驗表明,面對同樣隨機抽取的諸多疑難病例,醫生會用將近半小時時間做出30個診斷結論,人工智能僅需11秒。就診斷結果和病理結果的一致性來講,AI要比醫生高出很多,其可通過深度學習分析各種疾病圖像,并很快做出診斷,顯然,這項技術對影像醫學可能會帶來相當大的沖擊。這說明AI將會在醫學領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會承擔醫生所不能完成的一些工作。”何文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何AI會表現得如此出色?GE醫療全身超聲全球總經理Brian Mceathron指出:“數字化是未來超聲發展的大勢所趨,醫療大數據是智慧醫療發展的基礎。”
據介紹,以往超聲采用波束形成器、以拼接線成像為主,可提供信息非常有限,且掃描線之間的插補處理、焦點依賴性都會大幅影響幀頻、圖像分辨率及均勻性。
而通過大數據深度學習,新的超聲醫療設備實現了對影像原始信息的前端智能化篩選與處理。其數字引擎可通過對圖像的感知,實現組織臟器結構甄別、智能病灶分割、智能測量,幫助醫生擺脫繁多冗雜的圖像優化和測量工作,集中精力專注于臨床診療。例如,AI可輔助病灶及組織邊界的甄別、圈定區域結構并加以分割測量,同時確保數據客觀準確,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智慧互聯實現零等待工作流
“超聲醫學是臨床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從超聲診斷到救急治療,可以說其對臨床醫學各個學科都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何文指出。
目前,在AI助力下,新的超聲醫療設備應用廣泛,不僅在介入甲狀腺、乳腺、肌骨、兒科、心臟等臨床領域精準支持臨床醫師的診斷,同時所獲豐富信息可為更細微疾病的臨床科研發揮作用。
由于超聲診斷掃查部位繁多、動態圖像數據量龐大,加之門診量逐年攀升,臨床科室對超聲設備的信息采集、協同和數據處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現在新的儀器可實現通過與移動設備的資源互通共享,在AI功能輔助下進行對微小病灶的智能識別,有效幫助醫生提升臨床診療效率。
不僅如此,醫療設備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互聯互通,實時高速捕獲,諸如體表影像、體位信息、病理影像信息等多模態數據,同時交互信息、實現云端存儲與綜合集中管理、即時訪問,達到零等待工作流。
何文表示:“目前的AI輔助超聲儀器,不僅僅讓圖像更清晰,更重要的是運用人工智能,一方面解放生產力、提高效率,一方面可對圖像的識別做出診斷,彌補人工的不足。所以,這種診斷設備對推動超聲醫學發展,解決臨床問題和解決患者所關注的問題等方面,將會帶來技術性的革命。”
5G賦能遠程超聲帶來新突破
隨著5G的到來,人工智能將在遠程超聲會診中帶來怎樣的突破?
“從現實需求層面看,我國亟待解決基層醫院或年輕大夫診斷水平不高的問題。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將會大大提升基層醫院對疾病的診斷水平和治療能力。由此,解決基層醫院或者是不同級別醫院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何文指出。
比如,由于基層醫院診療水平不高,醫生會建議患者到上級醫院就診,這就給患者帶來相應的問題——多花藥費和付出更多時間等。如果我們在基層醫院通過人工智能或者是跟上級醫院建立5G網絡,在基層的鄉村衛生員或者鄉鎮社區即可就地對病人診斷,緩解患者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這符合國家戰略,同國家醫改不謀而合。
何文進一步指出,一個超聲圖像,通過5G可從地方醫院傳輸給市級大醫院,建立圖像共享機制,這樣大醫院就可以告訴地方醫院診斷疾病的結果。這種技術的應用將會促使大醫院大大提升區域醫療的水平。
那么,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否會取代醫生?“這個擔心可能是部分醫生會考慮的,正如歐洲醫學界放射主席所言——會人工智能的影像科醫生將來一定會比那些不會人工智能影像的醫生更有前途,當然他的薪水也高。”何文答道。(華 凌)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快訊:精準又高效 AI輔助將是未來超聲檢查標配
伴隨社會老齡化趨勢的加速、重大疾病發病率攀升,臨床對醫療檢查的質量及覆蓋領域要求更高。超聲,以其無輻射、適用性廣等特...
2019-09-17 11:12:27
-
消息:新模型重構太陽化學“DNA”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與丹麥科學家合作,深入研究某些可能被忽略的物理過程對太陽結構演化模型的影響...
2019-09-17 11:11:00
-
消息:AI技術一邊加速落地 一邊補齊短板
近年來,人工智能(AI)技術快速發展,并從概念炒作向應用落地、行業融合方向演進。專家認為,隨著技術逐漸成熟,人工智能將會...
2019-09-17 09:21:39
-
消息:人民科技攜手籮筐發布“新聞地圖”產品預告
日前,由人民網、人民科技主辦的人民網內容聚合分發業務戰略發布暨人民智作平臺上線儀式在京舉辦。內容聚合分發業務即人民網...
2019-09-16 14:51:40
-
消息:我國綠色出行發展成效顯著 每天服務近3億人次
9月16日,由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管局、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舉辦的2019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啟動儀式在天津市舉...
2019-09-16 14:43:38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