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或出現 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來源: 科技日報  2020-04-17 15:55:12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系外行星“獵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已于2018年光榮退役,但其留下的科學遺產并未煙消云散。據美國太空網15日報道,研究人員對開普勒望遠鏡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了一顆大小和表面溫度與地球相當的系外行星開普勒-1649c,其也位于自身主恒星的宜居區,因此,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開普勒-1649c圍繞一顆距地球300光年遠的紅矮星旋轉,公轉周期約為19.5個地球日,位于恒星宜居區內,因此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

開普勒-1649c的大小為地球的1.06倍,從其主恒星獲得的能量相當于地球從太陽獲得能量的75%。

NASA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解釋道:“據估計,有其他系外行星在大小上更接近地球,如TRAPPIST-1f和通過計算得出的Teegarden c;也有其他行星表面溫度上更接近地球,如TRAPPIST-1d和TOI 700d。但迄今只有開普勒-1649c在這兩方面都非常接近地球,且位于恒星宜居區。”

開普勒-1649c有一“鄰居”——開普勒-1649b,但后者與主恒星間的距離是前者與主恒星間距離的一半,因此后者表面可能非常熱而不適合生命生存。

不過,開普勒-1649c的真實宜居性目前很難估量,因為天文學家對其大氣層一無所知:他們不知道其大氣組成和厚度,這些與大氣溫度及將地表水保持液態密切相關。另外,紅矮星經常釋放出強大耀斑,尤其在它們“青春年少”時,因此位于紅矮星宜居區行星的大氣層可能很快被剝離。

但紅矮星非常普遍,約占銀河系恒星總數的70%。因此,科學家估計,至少其中幾顆紅矮星可能擁有能孕育類地生命的類地行星。研究主要作者、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安德魯·范德堡說:“獲得的數據越多,越表明這種恒星周圍可能存在大量地球大小的宜居系外行星。”(記者 劉霞)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或出現 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系外行星獵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已于2018年光榮退役,但其留下的科學遺產并未煙消云散。據美國太空網...

2020-04-17 15:55:12

不一樣的高校云課堂 確保在線學習質量

3 7萬場次課程、逾102萬人次上課師生、170萬小時授課時長、超過95%的課堂出勤率,這是清華大學開展線上教學的首月報告單。在...

2020-04-15 16:55:29

數字經濟打開就業“新天地” 共享員工企業共享

春天來了,就業市場也開始加速解凍。近日,26歲的龔飛和弟弟在貴州銅仁老家滯留數十天后,在家門口成了同事。兄弟倆現在都是...

2020-04-15 16:52:37

永久性視力損傷或有望恢復 科學家首次在小鼠模型中成功實現

利用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我國科學家在治療神經性疾病的基礎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小鼠模型上,成功恢復永久性視力...

2020-04-14 16:43:33

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通訊》:中國學者合成有機納米聚合物 將對柔性電子技術產生影響

有機半導體及柔性電子技術,是承載未來信息產業與智能制造極具潛力的載體。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

2020-04-14 16: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