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確定 來自銀河系內的一顆磁星

    來源: 科技日報  2020-11-05 14:24:56

快速射電暴從近十年前第一次被發現以來,就一直令天文學家困惑不解。而根據英國《自然》雜志4日同時公開發表的三篇論文,科學家首次確定了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多個衛星及地面望遠鏡探測到的這些無線電波的明亮脈沖顯示,它們來自銀河系內的一顆磁星。科學家同時發表了對此次研究結果的看法以及人類目前對神秘快速射電暴的理解。

快速射電暴首次發現于2007年。盡管天文學家快速增添了新的觀測證據,并探索了解釋這類事件的各種理論,但是要完全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學原理依然很困難。確定快速射電暴的起源也存在挑戰——由于持續時間只有幾毫秒,研究人員很難對其定位。大部分理論推測,快速射電暴可能來源于中子星——超新星爆炸后留下的致密巨星遺跡。

這三項獨立研究指出,一顆磁星(擁有極強磁場的中子星)是快速射電暴FRB 200428的起源。2020年4月28日,加拿大的氫強度測繪實驗(CHIME)望遠鏡和美國的STARE2望遠鏡都探測到了來自天空中同一區域的一個快速射電暴。此次,加拿大CHIME/快速射電暴團隊報道了FRB 200428源自銀河系內的一顆已知磁陀星——SGR 1935+2154。

美國加州理工大學與STARE2團隊得出了相同的結論。根據他們的探測結果,該快速射電暴與來自SGR 1935+2154的一個X射線爆發同時發生。

來自中國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廣西大學、河北師范大學等研究機構的團隊,也報道了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對這一天空區域的監測結果。雖然中國的望遠鏡沒有觀測到FRB 200428,但它記錄下了名為短γ射線暴的極高能爆炸,有助于科學界了解引起快速射電暴的背后事件。研究人員的結論是,與短γ射線暴有關的快速射電暴非常罕見。

在同時發表的“新聞與觀點”文章中,科學家認為這一系列發現凸顯出國際研究合作以及從多個位置覆蓋天空的重要性;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研究人員張冰則在一篇綜述文章中總結道,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磁星至少是一部分——甚至可能是全部快速射電暴的起源,不過,他并未完全排除其他起源的可能性。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確定 來自銀河系內的一顆磁星

快速射電暴從近十年前第一次被發現以來,就一直令天文學家困惑不解。而根據英國《自然》雜志4日同時公開發表的三篇論文,科學...

2020-11-05 14:24:56

為未來研發團隊培養“好苗子” 在線動態統計及時跟進

今年7月,陳紅大學畢業后到廣東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以下簡稱智能制造研究所)擔任科研助理。她一方面協作科研團隊研究過程...

2020-10-30 14:08:34

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 手機成為重要的日常消費品

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讓手機不再是奢侈品,成為重要的日常消費品。盡管不同的手機品牌均有自己獨特的用戶群,但很多消費者愿...

2020-10-26 13:36:00

短時變軌 節能環保 跨國動車組讓交流更便捷

10月21日上午,時速400公里跨國互聯互通高速動車組在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線。該列車設計運營速度達每小時400公里...

2020-10-22 14:43:06

回眸百萬年時光 超算揭示陀螺型小行星形成背后的共同演化機制

記者21日從清華大學航天動力學實驗室獲悉,日前該校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在《自然·天文》期刊上發表文章《重建...

2020-10-22 14: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