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工業互聯網 制造強國關鍵支撐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0-11-23 15:07:47
坐上操控臺,眼前的屏幕實時顯示碼頭堆場上集裝箱的位置,動動手柄和按鈕,集裝箱就裝卸好了。
在寧波舟山港,做同樣的工作,工人以前需要爬上30米高的龍門吊,在工作間一坐就是8小時,不吃不喝不去廁所,每天三班倒。而利用5G網絡實現遠程操控后,港口裝卸效率提升了20%,人工成本有望降低50%,工人“從桑拿房走到了空調房”。
5G商用超一年,工業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三年,類似場景正在千行百業上演。
“我國充分發揮5G賦能工業應用的技術特點和優勢,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全國建設項目超過1100個,涌現出機器視覺檢測、精準遠程操控、現場輔助裝配、智能理貨物流、無人巡檢安防等一系列應用成果。”
11月20日,2020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湖北武漢開幕。開幕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介紹了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的最新成績。
他表示,我國已建設5G基站近70萬個,終端連接數突破1.8億,“5G+工業互聯網在推動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過程中正迸發出磅礴力量。”
制造強國關鍵支撐
“在上海商飛,制造大飛機的材料是復合材料,要保證質量,過去靠老師傅的眼睛,現在用高清的攝像頭,通過5G網絡直接傳到后臺,監測時間從2小時縮短到5分鐘。”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現場舉例,他表示,機器人不僅能提高生產質量,也能承擔很多危險的工作。
“華為公司預測2025年每萬名制造業員工將和103個機器人協同工作,也就是說,到2025年每100個工人里就有一個機器人。雖然只是1%,卻具備幾十個工人的生產能力。”鄔賀銓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智能制造是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而5G+工業互聯網是智能制造的關鍵支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強大的5G+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周濟指出,智能制造也為5G+工業互聯網開辟廣闊的應用和市場,工業互聯網作為一項賦能技術,20%的市場在消費端,80%的市場要在產業端,智能制造和數字中國是5G應用的藍海。
持續探索應用場景
“行業之間痛點難點不一樣,基礎不一樣,要實現的路徑也不一樣。”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說,目前在應用推廣過程中難以形成一個快速的、跨行業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綜合解決方案。可以先聚焦于垂直行業的共性問題,實現各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她表示,未來的5G+工業互聯網還要探索新的應用場景,真正把5G的“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特性發揮出來。
“5G+工業互聯網是新興事物,當前應用場景還不夠清晰。”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洪添同樣表示,“建議各地各部門結合區域經濟特征,對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進行梳理,針對應用場景聯合工業互聯網生態推動實踐,通過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表示,現在圍繞5G的裝機項目超過5000個,像遠程控制、視頻回傳、機器視覺等等,已經形成代表各個行業共性的剛性的需求,這些需求有望在更大范圍內復制和推廣。
肖亞慶表示,當前,領先企業推進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的積極性不斷提升,應用范圍向生產制造核心環節不斷延伸,覆蓋行業和領域日趨廣泛,已涌現出機器視覺檢測、精準遠程操控、現場輔助裝配等一系列應用成果。
創新推動快速發展
目前,5G+工業互聯網還處在起步階段,技術積累、產業支撐都有待加強。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強調,要攻克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加強基礎體系建設,“目前在應用和頂層考慮得比較多,但基礎芯片、操作系統和協議等很多還受制于人,需要夯實基礎。”
此外,他特別強調制度創新,包括金融等各方面的全力支持,系統推動5G+工業互聯網步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隨著5G+工業互聯網的推廣,對5G設備、網絡優化都會提出全新的要求,要持續地結合場景進行創新。”胡厚崑說,比如把5G網絡布局在井下,所有的基站必須經過防爆改造,把發射功率控制在6瓦以下。再比如給一個鋼鐵廠的車間提供5G支持的遠程控制,在一個200到300米的車間里,要部署10個左右的5G基站,鋼鐵廠的金屬設備特別多,在這樣高密度基站的基礎上,怎么解決基礎信號反射、干擾的問題,都要通過創新去解決。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產業室原主任史煒強調,5G+工業互聯網的重要路徑是打通數據系統之間的“數據鴻溝”,重點是優先選擇智慧礦山、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鋼鐵、智慧港口等作為突破,營造大環境、大基礎、大生態和大鏈條。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進“5G技術+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在新型制造業領域的應用,并以此實現中國制造業的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
(記者 崔 爽)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5G+工業互聯網 制造強國關鍵支撐
坐上操控臺,眼前的屏幕實時顯示碼頭堆場上集裝箱的位置,動動手柄和按鈕,集裝箱就裝卸好了。在寧波舟山港,做同樣的工作,...
2020-11-23 15:07:47
-
專家:智慧物流將成經濟雙循環“連接器” 需要科技支撐
今年的郵政快件量有望超過800億件,收入達到8600億元,較2006年分別增長了79倍、28倍。11月21日,在山東臨沂召開的構建現代流...
2020-11-23 15:06:20
-
我國視頻文創產業發展的五大趨勢 未來五年視頻產業收入總量有望保持30%以上增速
11月19日—20日,在長沙舉行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全國視頻文創產業發展指標體...
2020-11-23 14:58:34
-
中國在5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領域科研產出全球第一 全球相關科研論文達410萬篇
11月18日,全球信息分析和科技醫學學術出版機構愛思唯爾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以科研的力量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
2020-11-19 11:27:20
-
亂象頻出對癥下藥!再見了,關不完的廣告彈窗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手機瀏覽器逐漸成為廣大網民日常獲取訊息的重要窗口。然而,手機瀏覽器野蠻生長,自媒體...
2020-11-18 14:03:07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