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走廊上,科創“進度條”正全力加載! 百億智造你追我趕
- 來源: 新華網 2021-01-05 14:26:51
一粒新藥、一張芯片、一臺智能機器人……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的“進度條”正全力加載,創新要素自由奔涌。
“頭雁”引領,科創“進度條”全力加載
元旦假期,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項目基地,1000多名工人無懼寒風忙得熱火朝天。跟2020年國慶假期相比,好幾幢建筑已經“長”出來了。
據工作人員介紹,8幢數據中心大樓正在同時推進,其中有2幢在2021年春節前有望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預計2021年6月具備服務器上線條件,第一批約2萬臺服務器將助力上海智慧城市建設。
“直到現在都覺得快得不可思議!”騰訊云副總裁道峰說,“騰訊項目從簽約到土地摘牌并取得土地證,僅用了58天,‘上海速度’堅定了我們在此深耕的信心。”
同樣感受到“上海速度”的還有生物醫藥企業復宏漢霖。在該公司位于上海松江的生產基地,兩條生產線已建有4臺2000升生物反應器,并已完成臨床樣品試生產,預計近期將再增加8臺生物反應器。
“為了提升產能,公司同步啟動了松江另一個基地的建設,總投資額逾百億元。”復宏漢霖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張文杰說,其中一期工程預計2021年完工并投入試生產,該基地全面運營后可滿足逾20款產品同時生產。
人才也在加速流入。根據最新發布的政策,未來5年松江將投入20億元,大力扶持G60科創走廊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人才引進和人才發展,相關部門將提供“店小二”式精準服務,特殊人才落戶最快只需1個月就可完成全部流程。
連點成線,百億智造你追我趕
去年以來,G60腦智科創基地、超硅半導體等一批百億級重大產業項目加速落地,有效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創新、共同繁榮。
以大飛機項目為例,得益于政府“做功課”“搭平臺”,G60九城市中可以提供零部件的企業有1000多家,現已有200多家實現對接。科大智能董事長黃明松表示,公司針對C919國產大飛機垂尾組裝車間的應用場景,研發出5G協同控制AGV(自動導引運輸車)機器人,實現了雙AGV編隊協同作業,有效解決了單臺AGV無法搬運大尺寸部件的難題。
此外,科大智能研發投產的超高速口罩機和消殺機器人,有效帶動了上海的超聲波裝置、杭州的口罩機刀具、湖州的機架、蘇州的軸類配件、蕪湖的精密加工配件等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的復工復產。
這與G60科創走廊的發展路徑不謀而合。這片區域正表現出強大的產業凝聚力、影響力和輻射力。
得益于G60科創走廊的快速發展,上海松江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過去三年翻了一番。松江區發改委主任沈雪峰表示,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競相迸發活力,令協同創新越來越好、產業結構越來越優。
縱深推進,建設世界級科創走廊
產業高端人才加快集聚,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形成若干世界級制造業集群,在國內外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成為我國重要創新策源地……最新發布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明確了“三個先”的戰略定位——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的先進走廊、科技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先試走廊、產城融合發展的先行走廊。
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專責小組組長、上海市副市長吳清表示,G60科創走廊要努力在新發展格局中成為開路先鋒。“G60科創走廊所在區域的科教資源豐富、產業門類齊全、服務配套緊密、創新人才集聚,我們有條件、有信心建設成為世界級的科創走廊。”
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表示,未來,松江將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更好發揮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上海接入點作用,集聚上海西南五區(閔行、嘉定、青浦、金山和松江)資源,加快構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戰略共同體。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這條走廊上,科創“進度條”正全力加載! 百億智造你追我趕
一粒新藥、一張芯片、一臺智能機器人……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的進度條正全力加載,創新要素自由奔涌。頭...
2021-01-05 14:26:51
-
十連增,大慶油田交出新年新答卷 海外權益產量931萬噸
2020年,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完成國內原油產量3001 0319萬噸、海外權益產量931萬噸,生產天然氣46 5537億立方米,實現十連增,...
2021-01-05 14:26:20
-
守住產品底線,防范人工智能作惡 滿足對科技真、善、美的追求
未來10—20年,AI技術將滲透至與人類密切相關的領域,比如醫療、司法、生產、金融科技等風險敏感型領域,AI技術如果犯錯,就...
2021-01-04 15:04:56
-
機器編程駕到未來全球78億人都能寫代碼? 機器編程讓代碼不再是“手工藝品”
據統計,全球78億人中,只有2700萬人會編寫代碼,占比不到1%。美國有50萬個編程人員崗位空缺,歐盟目前只有10%的編程人員受過...
2021-01-04 14:42:27
-
天問一號春節前后接近火星 探測器姿態穩定
記者昨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里程突破4億公里,距離地球約1 3億公里,...
2021-01-04 14:31:25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