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揭秘跳蚤進化史 近日發表在學術期刊《古昆蟲學》上
- 來源: 新華網 2021-01-05 14:27:39
記者4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進行的一系列研究,為人們展現了跳蚤這類常見寄生昆蟲不為人知的進化史。研究發現,跳蚤的分類學“地位”比通常認為的更低。它們的祖先可能并不吸血,體型可達現代跳蚤的4倍左右。
“我們用最新的基因組學等方法,將跳蚤的基因數據與其他昆蟲比對。這好比在基因層面讓跳蚤‘認祖歸宗’。”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介紹,經典分類學理論認為,跳蚤屬于昆蟲中單獨的一個門類:蚤目。但基因大數據比對卻給出了不同結果:蚤目并不是一個單獨門類,而是長翅目昆蟲下的一個分支。這意味著,跳蚤的分類學“地位”較傳統觀點更低,昆蟲的分類體系也將整體改寫。
這項研究也對追溯跳蚤的起源演化有重要意義。現在的跳蚤體型微小,長著針一樣又長又尖的嘴巴,沒有翅膀,全部靠吸食哺乳動物和鳥類的血液存活。而長翅目昆蟲有兩對細長的翅膀,卻沒有細長尖嘴,它們大多在森林、峽谷或植被茂密的地區靠捕食昆蟲或吸取植物汁液為生。研究人員推斷,跳蚤的祖先可能不吸血,在身體形態上和現在的子孫后代也大不相同。
“此前古生物學者對早期巨型跳蚤的化石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蔡晨陽說,綜合這一系列研究,可以梳理出一幅頗有意思的跳蚤進化圖:早在遠古時期,跳蚤的祖先靠吸食花蜜為生。它們長著翅膀和長長的嘴,身體最大可達兩厘米長,體型是現在的4倍左右。隨著漫長的進化,它們逐漸過上寄生生活,體型也不斷縮小。到現在,它們翅膀完全消失,而長出了與寄生相適應的長嘴,完全靠吸食寄主的血液生存。
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日發表在學術期刊《古昆蟲學》上。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古生物學家揭秘跳蚤進化史 近日發表在學術期刊《古昆蟲學》上
記者4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進行的一系列研究,為人們展現了跳蚤這類常見寄生昆蟲不為人...
2021-01-05 14:27:39
-
這條走廊上,科創“進度條”正全力加載! 百億智造你追我趕
一粒新藥、一張芯片、一臺智能機器人……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的進度條正全力加載,創新要素自由奔涌。頭...
2021-01-05 14:26:51
-
十連增,大慶油田交出新年新答卷 海外權益產量931萬噸
2020年,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完成國內原油產量3001 0319萬噸、海外權益產量931萬噸,生產天然氣46 5537億立方米,實現十連增,...
2021-01-05 14:26:20
-
守住產品底線,防范人工智能作惡 滿足對科技真、善、美的追求
未來10—20年,AI技術將滲透至與人類密切相關的領域,比如醫療、司法、生產、金融科技等風險敏感型領域,AI技術如果犯錯,就...
2021-01-04 15:04:56
-
機器編程駕到未來全球78億人都能寫代碼? 機器編程讓代碼不再是“手工藝品”
據統計,全球78億人中,只有2700萬人會編寫代碼,占比不到1%。美國有50萬個編程人員崗位空缺,歐盟目前只有10%的編程人員受過...
2021-01-04 14:42:27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