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 累計配額成交量約為4.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1-07 15:31:08

生態環境部1月5日公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并印發配套的配額分配方案和重點排放單位名單,這意味著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第一個履約周期從2021年1月1日到12月31日,2225家發電企業將按照分到碳排放配額進行排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提出“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這對全國碳市場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碳排放權交易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種市場化手段,相對于行政手段,具有減排成本較低、能夠為企業減排提供靈活選擇等優勢。國際實踐表明,碳市場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2011年以來,我國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7省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截至2020年11月,試點碳市場共覆蓋電力、鋼鐵、水泥等20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累計配額成交量約為4.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累計成交額近100億元人民幣。

“作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中國的全國碳市場在進一步促進減排、降低相關成本的同時,將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碳價信號,為整個社會的低碳轉型奠定堅實基礎。”美國環保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建宇說,全國碳市場還將成為助力中國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承諾的有力抓手。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規定了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分配與登記、排放交易、排放核查與配額清繳、監督管理、罰則和附則等。

“該辦法、配額分配方案和重點排放單位名單的發布,實際上是我國首次從國家層面將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李高說,“十三五”期間,碳減排責任是分解到地方政府的。啟動全國碳市場,確認了企業是碳減排的主體,對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李高也表示,配額方案不是一成不變的,將根據社會經濟行業技術的發展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推進,持續收緊配額。

這意味著技術先進、碳排放量少的企業在碳市場中將占據優勢地位。碳排放量超出規定配額的重點排放單位,可通過發展可再生能源、植樹造林增加碳匯等方式抵銷超量排放的部分,但抵銷比例不得超過碳排放配額的5%。李高說,碳市場將在推動行業減排、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引導全社會氣候投融資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將促進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甲烷利用等溫室氣體減排項目的發展。

“一個行業成熟了就納入一個行業,在‘十四五’期間,會有新的行業進入全國碳市場。”李高說,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率先在全國開展交易,在發電行業碳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市場覆蓋行業范圍,將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實現全國碳市場的平穩有效運行和健康持續發展,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在實現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碳中和愿景中的重要作用。(李 禾)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 累計配額成交量約為4.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生態環境部1月5日公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并印發配套的配額分配方案和重點排放單位名單,這意味著全國碳市場...

2021-01-07 15:31:08

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到來,量子通信將融入自主可控的新基建

新年伊始,量子信息技術在安徽省邁出民用關鍵一步,中國電信開始在安徽省內招募量子密話友好體驗客戶。此前,中國電信集團有...

2021-01-07 15:28:54

我國科學家制出可規模化生產的高性能雙極膜 該成果于1月4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徐銅文教授和吳亮教授團隊在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進展,他們采用原...

2021-01-07 15:27:38

他給高鐵鋪上剛柔相濟的“減震墊” “不專一”的科研過來人

每次乘坐G8次復興號高鐵,當列車以350公里時速駛過滕州—棗莊路段時,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1-01-06 14:05:05

華中科技大學研制并交付使用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已順利通過驗收

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3日宣布,團隊歷經15年潛心研究,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近期成功研制并交付有關行業部門首...

2021-01-05 14: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