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創新驅動中國影視產業涌起“新磁極” 成就中國“大片兒”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1-08 15:20:57
《流浪地球》從這里出發,為中國電影埋下科幻的種子;《封神三部曲》在這里天馬行空,將家喻戶曉的古典神話演繹成視覺史詩。
即將在2021年春節上映,由《繡春刀》系列導演路陽執導、寧浩監制的奇幻動作冒險電影《刺殺小說家》,也是在這里出爐。
這里就是青島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這些電影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故事從古裝到科幻的跨越,也見證了電影工業化中國夢的起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總裁孫恒勤表示,東方影都將依靠國內一流影視拍攝制作的軟硬件,通過提升數字制作等技術,推動園區開發多元內容,講好中國故事,為中國電影特別是科幻電影走向世界、為中國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領航電影工業,成就中國“大片兒”
膠州灣畔的東方影都,40座整齊排列的攝影棚,一座巨大的現代化電影工廠,正在一片安靜的環境中創造光影故事。
走進東方影都5號攝影棚,只見一輛改裝后的攝影車內,架設著150臺數碼單反相機。對演員全身和面部三維掃描后,動作捕捉系統會實時捕捉演員的動作、表情,并將之對應到事先預設的數字形象上,最終呈現出角色動作和鏡頭語言的實時預演。《刺殺小說家》在前期通過“虛擬預演”拍攝了1200多分鐘的素材,在影視產業園16座影棚中一次性打造出一個奇幻世界。
“幾天前,開心麻花和MoreVFX也使用這套虛擬制作平臺,采集了制作數字角色的核心底層數據。有了這些數字資產,哪些場景需要在棚里重新置景,哪些需要視效加工,就可以預演,使主創團隊的創意可視化,讓制片人更有效地制定拍攝計劃和相關預算。好萊塢大片《頭號玩家》也使用了這套系統。”青島西發智造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梅鐵錚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之所以與東方影都合作打造這座高度定制化的高科技影棚,是這里對于電影的科技賦能理念,讓雙方一拍即合。
“世界電影正在向數字工業時代邁進,以5G、移動互聯網、數字信息等為代表的創新技術,在影視文化領域的普及,推動著產業結構不斷迭代升級,為影視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內驅力。”孫恒勤說。
在東方影都,一部電影從拍攝到幕后制作,記者近距離感受到了光影的魔力。梅鐵錚說,這里對劇組的吸引力,來自于東方影都的清晰定位:電影工業化生產、全產業鏈配套,科技創新引領與支撐。據統計,東方影都累計接拍影視作品50部、綜藝節目6部、大型活動31場、大型廣告13部。
打造技術+資本+人才的影視產業生態圈
票房超46億元的《流浪地球》,成功不是偶然,背后是東方影都創新“技術+資本+人才”影視產業生態圈正在形成。以創新鏈驅動產業鏈,以產業鏈吸引資金鏈、人才鏈,以人才鏈布局創新鏈。東方影都實現了“四鏈合一”。
前不久,東方影都的股東之一、青島西海岸發展集團(以下簡稱海發集團)與中視實業、北京歌華傳媒合作,成立中視實業影視制作中心,以推動完善產業鏈。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與海發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藏馬山影視外景地項目一期也已基本投入使用,未來將與產業園形成內棚和外景的“東西聯動”。
作為山東省“1+N”影視基地(園區)布局的核心項目,東方影都的發展也獲得了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政策支持,新區先后出臺了《關于支持影視產業健康平穩發展的政策措施》《青島西海岸新區關于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推動完善區域影視工業化全產業生產鏈條。截至目前,累計對《長城》《流浪地球》等在東方影都拍攝的影視作品獎補近6500萬元,先后對近160家注冊在東方影都的影視企業發放補貼資金近5000萬元。
為破解影視人才短板,海發集團在入股東方影都后,還入股北京文化和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通過整合產業資源,促進產業協同,培養影視人才,推動區域影視發展生態的打造。
產業蝶變,人才支撐是創新的源泉。孫恒勤介紹,隨著東方影都影視教育中心的啟動,東方影都與英國電影協會、倫敦制造聯手推出“中國青年影人培養計劃”,攜手北京電影學院、北影網,共同打造了“東方影都—北影大講堂”……
“未來,東方影都將持續致力于為全球影視制作團隊提供一流的硬件設施,配套酒店群、大劇院等多業態,同時加強科技化和數字化建設,實現資源、文化、人才的對外輸出,不斷完善影視工業化體系。”孫恒勤介紹。2017年青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電影之都”,到現在產業園周邊逐漸形成的千億級規模影視產業集群,東方影都已經成為中國影視產業的“新磁極”。(記者 金 鳳 王健高 滕繼濮 通 訊 員 王文輝)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科技+文化:創新驅動中國影視產業涌起“新磁極” 成就中國“大片兒”
《流浪地球》從這里出發,為中國電影埋下科幻的種子;《封神三部曲》在這里天馬行空,將家喻戶曉的古典神話演繹成視覺史詩。即...
2021-01-08 15:20:57
-
傳粉的回報!茶花幫助蜜蜂提升記憶力和嗅覺敏感性 國際權威期刊《昆蟲生理學雜志》發表了研究結果
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了解到,該園研究人員新近發現茶花所含的茶多酚,能提高蜜蜂的記憶力和嗅覺敏感性。國...
2021-01-07 15:32:12
-
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 累計配額成交量約為4.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生態環境部1月5日公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并印發配套的配額分配方案和重點排放單位名單,這意味著全國碳市場...
2021-01-07 15:31:08
-
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到來,量子通信將融入自主可控的新基建
新年伊始,量子信息技術在安徽省邁出民用關鍵一步,中國電信開始在安徽省內招募量子密話友好體驗客戶。此前,中國電信集團有...
2021-01-07 15:28:54
-
我國科學家制出可規模化生產的高性能雙極膜 該成果于1月4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徐銅文教授和吳亮教授團隊在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進展,他們采用原...
2021-01-07 15:27:38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