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我國科學家“跨國”選育出4個玉米新品種 寓意兩國政府支持國際科技合作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3-10 15:17:31

“該新品種高抗印度尼西亞主要病害‘玉米霜霉病’,在印尼國家審定試驗中,均產量折合畝產793.34公斤,比第1對照品種Bisi18(印尼主推品種)均增產8.28%,比第2對照品種P36(最新審定的跨國公司品種)均增產7.31%,居所有參試品種第一位。”這是中國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開展“本土化”育種選育的IDCHN07交出的成績單。“IDCHN0”的名字,包含了印尼(INDONISIA)和中國(CHINA)元素,寓意兩國政府支持國際科技合作。

科技日報記者從山東省農科院了解到,日,經印尼國家玉米品種審定專家委員會審查同意,來自中國的山東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聯合多家單位在印尼開展的“本土化”育種選育的IDCHN04、IDCHN07、IDCHN09和IDCHN10共計4個玉米新品種一舉通過印尼國家審定。據了解,4個品種一次通過審定,我國科技“走出去”結出他國“本土化”碩果,是我國農業科技專家在國外“本土化”育種的新突破。

在當地高產高效試驗中,經印尼專家測產驗收折合畝產最高達到914.51公斤,均產量折合畝產890公斤。測產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品種與技術集成試驗實現了多項突破,增產增效顯著,可進一步擴大試驗示范規模,為印尼農業生產提供更有力的支撐。同時,在印尼多個地區開展大面積試驗示范,新品種深得當地政府、農業技術部門、科研院所和農民的認可與評價。

玉米是我國和印尼的主要糧食作物,雙方開展玉米聯合研發具有“支撐社會民生、保障糧食安全和實踐科技外交”的戰略意義。同時,玉米是印尼第二大糧食作物,隨著玉米需求量急劇增加,印尼政府提出了“玉米自給計劃”予以優先發展。

本次審定品種,由兩國專家在印尼歷時十余年選育而成,這為印尼玉米生產發展及農業科技創新產生了重要影響,切實踐行了“一帶一路”倡議。(記者 王延斌 通 訊員 李才林)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我國科學家“跨國”選育出4個玉米新品種 寓意兩國政府支持國際科技合作

該新品種高抗印度尼西亞主要病害‘玉米霜霉病’,在印尼國家審定試驗中,平均產量折合畝產793 34公斤,比第1對照...

2021-03-10 15:17:31

二戰留下DNA印記 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

研究人員發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在芬蘭人的基因中留下了重要印記。赫爾辛基大學的Matti Pirinen和同事分析了大約18500位芬蘭人...

2021-03-09 14:36:41

復興號動力集中動車組今年開進西藏 填補了世界鐵路技術空白

今年7月1日前,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將開進西藏、開到拉薩,實現對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適應拉林鐵路運營需要...

2021-03-09 14:34:36

伊彤代表:打破數據壁壘 健全流通規則 提升政府服務能力

目前有些大企業依靠其產品或服務,積累了大量數據資源。但由于數據相互割裂、互不融通,形成‘數據孤島’,大量中...

2021-03-08 14:27:30

拒絕“稀土之痛” 加大石墨產業研發投入與攻關 推動石墨產業高質量發展

石墨是現代工業重要的基礎性原料。世界各工業大國都將石墨作為戰略性礦產,相繼出臺系列產業發展支持政策。我國石墨資源儲量...

2021-03-08 14: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