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治理面臨多重因素制約,撬動數據要素市場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4-09 16:04:52
數據要素市場是數據流通交易、場景對接和價值實現的重要媒介,完善優化數據治理是促進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基本前提,提升全社會數據治理能力至關重要。
縱觀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在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迭代更新迅猛發展的同時,無人駕駛、共享經濟等新業態競相涌現,使得全球數據海量聚集呈爆發式增長,數據流增速超過全球貿易流、商品流和資金流,推動全球數據治理進入深度變革調整期。
在此背景下,深層次研判分析數據治理的痛點難點,提出應對之策,對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意義重大。
數據治理面臨多重因素制約
從某種程度上說,數據治理能力是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必要保障。沒有數據治理,可能無法獲取高質量的數據,無法確保數據的安全,數據要素市場可能就無從談起。可以說,數據治理對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現階段數據治理面臨多重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一是數據流通壁壘林立,使得數據要素市場分布碎片化。受數據中心物理鏈接不充分、數據流通機制不健全、數據流通意愿不強烈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各行各業數據壁壘問題普遍,數據要素大多處于小范圍共享、局部開放、少量被開發應用的境況,使得數據要素市場難以有效形成。數據流通受限,使得大量的數據“深藏閨中”,潛藏價值無法釋放。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離數據無障礙流通都有一段較遠的路要走。
二是數據制度缺失嚴重,使得數據要素市場運行無序化。目前,尚處于數據要素市場孕育形成的初級階段。針對數據開放共享、數據授權運營、數據交易和跨境流通等不同場景來講,數據要素市場運行機制不完善,數據管理制度不健全,數據接口技術標準不規范,數據產權歸屬不明確,數據估值標準不統一,數據按勞分配不明晰,數據要素市場規范化發展的一系列制度規則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是數據技術自給薄弱,使得數據要素市場安全面臨挑戰。近年來,國內關于數據技術的基礎創新能力快速提升,但大多都是基于國外開源產品的二次開發,原始創新能力尚待增強。要想徹底改變這種技術高度依賴國外產品的局面,需要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形成自主可控的大數據技術架構,提高數據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力,這樣才能為數據要素市場的安全運行擰緊“保險閥”。
多措并舉發展數據要素市場
面對上述數據治理難題,只有兼顧數據安全與數據利用,找準政府、個人、企業等不同主體共贏的數據治理立足點,才能探索數據要素市場有序發展的有效路徑。
一是建立多主體數據治理格局,打造數據要素市場生態體系。從構成上來看,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其中,一級市場為數據開放共享,二級市場為數據交易。從涉及主體來看,數據要素市場涉及政府、個人和企業多個主體。阻礙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最大問題是數據壁壘林立,不同主體間數據無法順暢流通。破解數據壁壘問題,需要建立多方參與的數據治理體系,理清不同主體權責邊界,構筑數據在不同主體間有序流通的橋梁,讓更多主體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才能更好地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發展。
二是完善數據治理基礎性制度,確保數據要素市場規范運行。制度規則是數據要素市場運行的有效依據。當前,數據確權、數據價值評估等不確定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強化數據治理制度建設,以突破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發展的關鍵瓶頸。以數據產權為例,由于數據歸屬不明,使得不同數據的流動范圍難以明確,收益分配主體難以確定,數據相關主體的合理權益難以確保,進而阻礙了數據要素市場的規模化發展。此外,數據要素市場準入、數據資產評估、數據交易定價、數據跨境流動、數據安全管理等規則體系也亟待探索建立。
三是強化數據治理技術自主攻關,筑牢數據要素市場安全底座。只有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才能夯實數據要素市場安全運行的基礎。當前,數據治理工作除了數據匯聚可自動化完成外,其余大量工作都需要人力完成,數據治理技術工具供給較少,實施成本高,重復性工作量大。龐大的數據要素市場空間,需要面向數據資產自動化感知采集、數據自動分級分類、智能化數據質量探查及提升等方面,進一步加強數據治理技術自主研發,支持發展自動化、智能化的數據治理技術,在為數據要素市場發展貢獻一批得力技術工具的同時,夯實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安全基礎。
(王偉玲 作者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數據治理面臨多重因素制約,撬動數據要素市場
數據要素市場是數據流通交易、場景對接和價值實現的重要媒介,完善優化數據治理是促進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基本前提,提升全社...
2021-04-09 16:04:52
-
高集成神經形態人工視覺光電傳感器問世 《自然·通訊》在線發表
記者從中科院金屬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獲悉,該所與南京理工大學、中科院蘇州納米所、東北大學、南京大學等單位合作,...
2021-04-09 16:04:06
-
“中國天眼”全球開放說明了什么 始終以全球視野謀劃科技創新
3月31日起,中國天眼面向全球開放,各國科學家均可提出申請,經審核后使用中國天眼開展觀測和研究。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靈...
2021-04-02 16:07:49
-
LHCb實驗發現新的奇異粲介子激發態 相關成果3月26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記者從LHCb清華大學團隊獲悉,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底夸克實驗(LHCb)近日發現了一個新的奇異粲介子激發態...
2021-04-02 16:06:50
-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有了“施工圖” 持續有序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有了施工圖!4月1日,科技部官網公布《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
2021-04-02 16:03:19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