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今年風云家族將再添兩星 7顆在軌衛星鑄就全球綜合探測能力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4-25 14:54:43

4月24日是中國第六個航天日,今年的主題是“揚帆起航逐夢九天”。從夸父逐日到嫦娥奔月,自古以來,逐夢九天、探索太空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

事實上,除了對未知的好奇,航天,也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和保障人們的生產生活。風云氣象衛星正是如此,它雖然遠在天邊,但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卻息息相關。

自1970年以來,我國風云氣象衛星事業從零起步,從無到有。如今,兩代4型17顆風云系列氣象衛星直抵浩瀚蒼穹,7顆在軌衛星鑄就全球綜合探測能力。

“風云衛星是不折不扣的‘大家族’,今年,家族將再添兩星,分別是風云四號B星和風云三號E星兩顆衛星。屆時,我國將共發射19顆風云系列氣象衛星,8顆在軌運行。”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風云三號氣象衛星地面系統總指揮張鵬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風云四號B星

這兩顆星分別是什么樣呢?張鵬介紹,風云四號B星是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業務星,將與目前在軌的風云四號A星組網運行。風云四號B星的快速成像儀可面向短時臨預報需求,提供小于1分鐘間隔的區域高分辨率晝夜連續快速監測;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可面向天氣預報預警,提供高精度多光譜監測服務;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可為數值天氣預報,提供三維大氣變化信息;空間環境儀器包可開展太陽和空間環境綜合探測。

風云三號E星是世界首顆晨昏軌道氣象衛星,將填補我國第二代極軌衛星的觀測空白,晨昏軌道是ETC6時左右的衛星觀測軌道。

風云三號E星

“發展晨昏軌道衛星,將完善和豐富我國現有的現代氣象業務觀測體系,使我國風云極軌氣象衛星具有自己的特色。在業務上形成同歐美衛星的等價互補之勢。”張鵬說。

太空中,風云衛星分為靜止軌道星和極軌衛星兩類。極軌氣象衛星實現上下午星組網觀測,靜止氣象衛星實現多星運行在軌備份的業務模式。衛星遙感應用服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風云氣象衛星工程總設計師楊軍表示,50多年來,我國的氣象衛星實現了從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轉變的目標,已成為國際上同時擁有靜止氣象衛星和極軌氣象衛星的少數國家和地區之一。

目前,世界氣象組織已將風云二號和風云三號氣象衛星,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使我國風云氣象衛星成為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

氣象是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臺風、暴雨、強對流、大霧、沙塵……每一次災害天氣過程,都逃不出風云衛星的“火眼金睛”。

“風云衛星是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的最主要手段。精密的衛星觀測是提高氣象預報預測準確率和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時效的關鍵。”楊軍說。

2020年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2019年臺風“利奇馬”、2018年大興安嶺森林撲火人工增雨……風云衛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風云四號衛星投入運行后,我國對臺風、暴雨等災害天氣監測識別時效從15分鐘縮短到5分鐘,暴雨預警準確率提高到89%,24小時臺風路徑預報均誤差從95公里減小到71公里,優于美國、日本等。

楊軍坦言,風云氣象衛星大幅度提高了我國天氣預報、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氣候資源開發、生態環境監測和空間天氣監測預警能力。它們已廣泛應用于氣象、水利、農業、林業、環境、能源、航空和海洋等領域特別是在服務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新的使命,使其成為肩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使命的“一帶一路星”,開啟了風云衛星國際服務的新紀元。

截至2021年3月,使用風云衛星數據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已增加至117個(包括83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30個國家和地區已建成風云衛星數據直收站。(記者 付麗麗)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今年風云家族將再添兩星 7顆在軌衛星鑄就全球綜合探測能力

4月24日是中國第六個航天日,今年的主題是揚帆起航逐夢九天。從夸父逐日到嫦娥奔月,自古以來,逐夢九天、探索太空一直是中國...

2021-04-25 14:54:43

國產6納米EUV工藝5G處理器7月上市 為物流、交通、制造等行業的智慧化轉型賦能

作為5G產業鏈中最重要的技術環節之一,5G芯片的研發和制造一直備受全球關注。在4月20日舉行的2021創見未來大會上,紫光展銳發...

2021-04-22 14:37:27

細菌高速運動的馬達結構成功解析 相關論文日前發表于國際頂級期刊《細胞》

1秒鐘跑出自身長度數十倍的距離,是很多細菌具有的運動能力。記者21日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研究院朱永群教授團隊與醫...

2021-04-22 14:35:20

英計劃將2035年減排目標提高至78% 計劃從2030年起禁止銷售汽油和柴油車

英國政府20日公布的第六個碳預算宣布了其最新減排目標,即到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1990年的水平減少78%。同時,該預算首...

2021-04-22 14:33:47

想把藥物精準送至患處? 微納載藥機器人引入生物醫學研究領域

自然界有很多微納米尺度的東西能夠隨意遨游,比如分子馬達、生物馬達,還有細菌、精子等,能借助擺動過程中產生的不對稱的區...

2021-04-21 15: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