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全球72%人口缺乏足夠的自然資源 相關研究報告發布在《自然·可持續性》雜志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4-27 15:16:54

英國《自然·可持續》雜志26日發表的一項分析報告顯示,在2017年,全世界72%的人口面臨自然資源缺乏的問題。該研究進一步凸顯了國民經濟受自然資源制約的脆弱,同時警示了“資源安全”對消除貧困的重要。

隨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日益超過地球生物的再生速度,環境惡化正在加速,如溫室氣體累積、海洋酸化和地下水消耗,其產生的后果是生態系統更新生物量的能力(即“生物能力”)正在成為人類經濟發展的瓶頸。

然而,保持進步、消除貧困需要充足的自然資源,或者國家能以足夠的資金從國外市場購買所需物品。如果兩個條件都不滿足,該國就可能陷入“生態貧困”陷阱——即一國自然資源不足以提供足夠的食物、纖維制品、建材和碳封存等要素。

“全球足跡網絡”科學家馬西斯·瓦克納格爾及其同事,此次根據一國在1980年至2017年間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和“生態赤字”(即生物資源消費量超過其自身生態系統能再生的數量),將國家分為四類進行比較,以分析國民經濟受資源約束的情況。

研究團隊發現,1980年,世界上有57%的人口生活在生物資源不足、低于全球均收入的國家,而全球“生態赤字”僅19%;相比之下,到了2017年,有72%的世界人口同時面臨“生態赤字”和低于均收入問題,而全球“生態赤字”上升到了73%。研究報告同時顯示,2017年,面臨“生態赤字”的高收入和低收入國家人均使用的生物資源分別是全球人均可用資源的3.7和1.3倍。

此前研究稱,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生態貧困首先表現為人與自然關系的惡化,這種惡化導致人類因無法再從自然中獲取必需的生存和發展資源而陷于貧困狀態中,最終人與自然關系不斷衰減。

報告認為,經濟發展理論和實踐低估了自然資源的重要。鑒于此次分析結果,報告建議應制定重塑資源需求的戰略,如提高自然產能和改變消費慣,從而將國民福祉的優先級提高。(記者張夢然)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全球72%人口缺乏足夠的自然資源 相關研究報告發布在《自然·可持續性》雜志

英國《自然·可持續性》雜志26日發表的一項分析報告顯示,在2017年,全世界72%的人口面臨自然資源缺乏的問題。該研究進一步凸...

2021-04-27 15:16:54

葉培建:10年分3階段將對近地小行星探測取樣返回,并繞飛探測彗星

中國設計的小天體探測任務將在10年分3個階段實施,即小行星探測、取樣返回、探測彗星。既要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rsquo...

2021-04-26 14:39:34

迄今最小且最近地黑洞“獨角獸”發現 研究結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小黑洞,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的黑洞。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獨...

2021-04-26 14:38:30

無創和微創技術結合首次鑒定出新物種 相關研究發表在《BMC生物學》雜志

開放獲取期刊《BMC生物學》雜志日前發表一項生物學研究,德國科學家團隊展示了用磁共振成像(MRI)、微CT和微創基因檢測相結合...

2021-04-26 14:37:32

真正“可生物降解”塑料面世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

可生物降解塑料一直被認為可幫助解決塑料污染問題,但今天大多數可堆肥塑料袋主要由聚乳酸(PLA)制成,在堆肥過程中并沒有分解...

2021-04-26 14: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