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首次探測到脈沖星三維速度和自轉軸共線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天文》雜志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5-07 16:37:27
基于“中國天眼”(FAST)的觀測,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通過閃爍分析的方法,首次獲得脈沖星J0538+2817在超新星遺跡S147中徑向位置和速度,并經研究發現,脈沖星三維速度和自轉軸共線。這一發現標志著FAST開始助力深度研究脈沖星。相關研究成果5月6日在線發表于《自然·天文》雜志。
脈沖星是一種快速旋轉的中子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發產生,可用于引力波探測、黑洞等相關研究。當前,超新星模擬不能產生速度和自轉軸共線的中子星,顯示了人類對于中子星起源這一復雜過程所包含的物理機制,比如中微子輻射,還需加深認識。
相對超新星前身星(OB星),年輕的脈沖星具有更高的運動速度和更快的自轉。“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科學家發現一些年輕脈沖星的速度和自轉軸普遍存在共線的關系。”FAST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菂說。
然而,由于年輕的脈沖星徑向速度測量非常困難,以往對脈沖星速度和自轉軸方向的比較研究,停留在垂直于視線方向的二維平面上。
此次研究人員探測到脈沖星J0538+2817在超新星遺跡S147中徑向位置和速度,并結合已有切向速度測量獲得了三維速度。同時,高精度偏振數據分析也給出了三維自轉軸的朝向,證明脈沖星三維速度和自轉軸共線。
李菂表示,這項研究是全面分析FAST脈沖星數據的代表性成果,在科學委員會、時間分配委員會和FAST運行中心的支持下,這一方向的系統測量正在逐步展開,有望深度揭示中子自旋的起源。
(記者 陸成寬)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中國天眼”首次探測到脈沖星三維速度和自轉軸共線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天文》雜志
基于中國天眼(FAST)的觀測,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通過閃爍分析的方法,首次獲得脈沖星J0538+2817在超...
2021-05-07 16:37:27
-
北京冬奧會將實現100%清潔能源供電 細節成就世界領先原創技術
隨著冬奧倒計時的滴答聲響,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各項涉奧工程在緊鑼密鼓地高效推進。綠色辦奧是北京冬奧會的重要理念之...
2021-05-06 15:15:34
-
“雙碳”時代來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面向十四五和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環保產業如何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快制定和完善環保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推動環保產業整體技...
2021-05-06 15:13:52
-
試水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 率先進行高速測試
不久的將來,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車輛將馳騁在北京市亦莊新城225平方公里的規劃范圍內。繼去年9月設立全球首個高級別自動駕...
2021-05-06 15:07:42
-
全球最大遙感圖像細粒度目標識別數據集發布 并面向全球公開發布
2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獲悉,空天院付琨研究員團隊和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合作,構建...
2021-04-29 14:49:05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