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嫦娥鋼”保障“天問一號”實現軟著陸 “祝融號”火星車與著陸架完成分離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5-17 16:22:45

5月15日,歷經百天的環火繞行探測后,我國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于火星北半球烏托邦原,“祝融號”火星車與著陸架完成分離后,將對火星表面重點區域進行巡視勘察。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固體所)研制的新一代“嫦娥鋼”為“天問一號”著陸緩沖機構設計及探測器成功軟著陸作出重要貢獻。

嫦娥鋼是固體所根據我國嫦娥探測器月面軟著陸需求而研制的一種新材料,具有極高的強韌和吸能,其延伸率、強塑積等指標國際領先,已相繼保障“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任務順利實施。在火星探測任務中,除沿用緩沖拉桿以外,首次使用限力桿產品取代了部分進口鋁蜂窩設計,真正實現了我國深空探測器著陸緩沖系統的完全自主化。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發射了50多個火星探測器,只有18次成功登陸,其探測難度遠高于月球、金星等地外天體。火星著陸過程需從約2萬千米/小時減速至零,整個過程持續時間僅約為9分鐘,著陸過程異常復雜、危險,被稱為“恐怖9分鐘”。

為保障“天問一號”順利度過“恐怖9分鐘”,成功著陸于火星表面,固體所在前期探月工程任務基礎上,研發出新一代嫦娥鋼,通過精細的組織調控和獨特的工藝創新,實現了材料成分不變、吸能顯著提高的目標,并開發出著陸緩沖機構用拉桿、限力桿兩種緩沖元件,利用該產品突出的強韌、輕質和吸能吸收著陸時的沖擊能,為“天問一號”著陸緩沖機構優化設計及其軟著陸提供了重要支持。

固體所研發團隊在嫦娥鋼基礎以及應用研究方面做了大量拓展工作,并取得了重要進展:通過成分優化設計與組織調控,開發出高強韌、高吸能、高耐蝕等系列嫦娥鋼,并實現了30噸級合金批量冶煉生產;通過材料組織精準調控,研發出滿足特定要求的抗墜毀直升機起落架緩沖器產品,并通過了工程驗證;開發出基于嫦娥鋼的新型水運橋梁防撞阻尼結構,成功應用于廣東珠海大橋示范工程;基于增材制造及精密鑄造技術,研發出高比強、高吸能嫦娥鋼點陣結構,后續將在載人航天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記者吳長鋒)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嫦娥鋼”保障“天問一號”實現軟著陸 “祝融號”火星車與著陸架完成分離

5月15日,歷經近百天的環火繞行探測后,我國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于火星北半球烏托邦平原,祝融號火星車與著...

2021-05-17 16:22:45

北京市已開通5G基站5.64萬個 17處冬奧場館8月5G全覆蓋

記者昨天從市通信管理局獲悉,截至4月底,北京已開通5G基站5 64萬個,在全國城市中名列前茅,實現了對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

2021-05-14 15:41:49

廣東將加快布局6G、8K、量子技術等前沿技術 三次明確支持廣州數字化發展

5月1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數字化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圍繞數字生態、數字...

2021-05-14 15:36:11

量子密鑰分發與后量子算法實現融合應用 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NPJ 量子信息》上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團隊與云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科大國盾量子公司等單位合作,完成了量子...

2021-05-13 16:16:18

全綠電 杭州明年將辦“零碳亞運” 首次開展亞運全綠電供應

4月28日,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浙江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與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簽署三方協議,全面啟動第19屆亞運會綠電交...

2021-05-13 16: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