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過能效目標線 機器學習技術實現精準供熱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5-26 16:07:31
“供熱專家、清華大學教授石兆玉曾給我國供熱行業定了一個能效標準的目標線——1GJ(10億焦耳)要完成3平方米的供熱任務,這成為全行業的一個努力方向。”5月24日,淄博市能源集團公司、淄博市熱力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汪德剛在接受包括科技日報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依靠兩大科技法寶的支撐,山東淄博市的供熱耗效已經成功邁過了這條行業的目標線。
這兩大法寶,一個是利用工業余熱,另一個是依靠大數據挖掘進行智慧精準供熱。據統計,科技支撐下,淄博市供熱行業每年減排二氧化碳可達40萬噸。
化解天然矛盾 變廢為寶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要求取暖行業熱源側清潔化。”汪德剛說,“傳統意義上的燃煤取暖早已逐步遭到淘汰。”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要求實現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
目標一出,行業將“索熱”的目光放在了廢棄熱能上,比如熱電聯產是通過收集電廠余熱用于供暖。
“淄博市有自己的特點,它是一個工業化的城市,工業余熱特別多。”汪德剛介紹,所以,熱力集團不能光使用電廠熱能這項已經相對普及和成熟的技術,還要開拓利用其他工業余熱。
不等不靠,隨著山東省首家以清潔智能供熱為研發方向的省級工程實驗室落戶淄博市熱力集團,該公司全面研究把各種熱源,例如建材廠、化工廠等不同企業的余熱,通過熱泵提出來,作為供熱的熱源。
與燃煤供熱相比,余熱、可再生能源、太陽光伏能源等供熱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分散。清潔熱源的分散,與集中供熱的集中形成了天然的矛盾,怎么解決?
建立在淄博熱力集團的山東省清潔智能供熱工程實驗室,自主實施了“多熱源聯合供熱工業余熱項目”,利用高溫水網將余熱引入城市供暖主干網,成為北方城鎮供暖節能最佳案例。
機器學習技術實現精準供熱
在同一個城市里享受同樣的供熱服務,往往會有某些戶室溫很高,某些戶卻剛剛達標。
家家戶戶環境不同,要想達到舒適的體感溫度,就要做到精準供熱。
“要實現安全平穩的供熱,必須要有一個智慧化的管控平臺。”汪德剛介紹,淄博熱力利用亞馬遜云科技的機器學習技術和服務,研發出一套智慧供熱調控系統。
他們利用積累起來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訓練,構建出智能化的供熱模型,可以根據氣象、工控數據、建筑物維護結構等信息,計算出最佳的供熱模式,并給出具體的操作指令,實現精準供熱的目標。
“通過機器學習實現的精準控制,讓用戶家里的溫度時刻保持在舒適的溫度。”汪德剛解釋說,“利用機器學習分析調整供熱,與此前的簡單算法供熱有很大的不同,前者能夠兼顧天氣、小區新舊等多維度的數據,甚至可以對供暖需求的熱量進行準確的預測。將準確的需求預測反推回到供熱端的智能化管控平臺,能夠及時準確地預測供熱的負荷,提出具體的操作指令,進而實現熱產出、熱供給、熱需求三方面的動態平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供熱。”
通過機器學習模型實現的精準供熱,使得整個淄博市熱力集團的供熱能耗最多可下降30%,但這不是最終的目標。汪德剛說:“瞄準碳達峰、碳中和,還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可以進一步智能化,例如熱源、管網、建筑物節能等方面,我們正在把試驗出來的算法和模型進行產品化,以期能夠在別的地方復制,為早日實現國家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貢獻企業的智慧與力量。”(張佳星)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邁過能效目標線 機器學習技術實現精準供熱
供熱專家、清華大學教授石兆玉曾給我國供熱行業定了一個能效標準的目標線——1GJ(10億焦耳)要完成3平方米的供熱任務,這成為...
2021-05-26 16:07:31
-
國內首套重型燃氣輪機控制系統投運 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25日9時25分,國內首套自主可控重型燃氣輪機控制系統(TCS)在中國華電龍游電廠成功并網投運,標志著我國已完整掌握了重型燃氣...
2021-05-26 16:05:47
-
電動車產業:智能化升級 “雙循環”帶來發展新格局 企業迎來了多重機遇疊加的發展紅利期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溢出、電動自行車的3C強制認證管、新國標強制實施、海外需求激增等影響,智能化和數字化正成為重點發展新...
2021-05-25 15:21:13
-
數字化變革為農企創新發展提供新機遇 推進農企數字化轉型的三個著力點
面向新時代,農業科技創新要圍繞企業創新的薄弱環節深挖洞、廣積糧。借勢新基建,引導農業企業夯實網絡基礎、升級數字裝備,...
2021-05-24 15:31:13
-
大數據發現全球有500億只鳥 科學家首次對其他物種進行全面統計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撰文稱,他們基于公民科學觀察和詳細算法,估計了包括鴯...
2021-05-19 16:09:16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