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紫外線作“開關” 新型光伏變色智能窗自動調節采光 最新研究成果在線刊發于《自然·通訊》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6-30 16:18:21

你見過這樣的智能變色窗嗎,它們可以隨著太陽光的強弱,自動調節光線強度,改善室內采光;還能將酷熱的太陽光直射溫度降低超過9℃……6月20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南京工業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南京工業大學教授秦天石課題組的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在線刊發于《自然·通訊》。

用紫外線作“開關”,控制可見光與紅外線的透過率

如今,可動態調節環境采光與溫度的智能窗在建筑、汽車、飛機等領域展現出較大的應用潛力。

“但最常見的電致變色智能窗技術,需要外接電源電路,會造成難安裝、易損壞、難更換等問題;而光致或熱致變色技術,又無法根據實際需求自由開關變色。但光伏變色技術則將自驅動和可控制兩大功能集于一身。”論文的通訊作者秦天石說。

不過,目前光伏變色智能窗在集成度上有很大挑戰。秦天石說,常用的形式是將太陽能電池與電致變色窗通過外電路連接,但這勢必造成光伏電池,也就是太陽能電池占用額外空間,且采用的光伏電池大多并不透光,勢必會阻擋光線射入室內,無法實現智能窗的全幅面透光與變色效果,難以應用于玻璃幕墻、全景天窗等產品。針對這一問題,黃維院士、秦天石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全幅面高對比變色智能窗,利用對室內環境無用的紫外線作為“開關”,控制可見光與紅外線的透過率,從而智能調節室內亮度與溫度,最終實現對太陽光全譜段智能管理。

“要實現以上功能,我們首先需要一種全透明的光伏層材料。”秦天石介紹說,與傳統的太陽能電池材料不同,這種新型透明光伏層材料并不吸收可見光,因此它們看上去就和普通玻璃一樣,但是它們可以吸收人眼不可見的紫外線,再將這部分紫外線的能量轉變成電能,從而驅動電致變色層材料,實現智能變色。

正是因為團隊采用了自主研發的全透明鈣鈦礦光伏材料,這種全幅面高對比的一體化變色智能窗才得以實現。與以往利用外部電路連接的光伏電池板驅動的電致變色窗繁冗結構不同,采用全透明光伏層的一體化智能窗采用疊層結構,將光伏層與變色層像三明治一樣的夾在兩片導電玻璃之間,從而實現了100%的有效空間利用率。

在建筑、高鐵、飛行員視覺頭盔等領域有應用前景

“這項研究的難點在于,如何提高太陽能電池的透光率。” 論文第一作者、博士生劉有說,“課題組設計了一種基于鹵素離子交換的方法,將鈣鈦礦光伏層浸泡在特定的化學溶劑中,根據浸泡時間的長短來對化學材料中各組分的比例進行調控,使光伏層材料的透光率高達76%。”

值得關注的是,這種智能窗的色彩飽和度、保真度具有高達96的顯色指數、大于30%的均可見光對比度,并具有應對不同太陽輻射強度的高度自適應

“所謂自適應,是指智能窗可根據不同的太陽光照強度展現出不同深度的顏色,根據不同天氣自適應調節室內采光。晴天時,智能窗讓室外的強光透進來少一點,這樣就不刺眼;陰天時,就讓光線完全透進來,滿足室內照明需求。”劉有說。

這種智能窗在紅外光波段也有調節功能,能對紅外線進行調控,“變色智能窗通過吸收一部分的紅外光,減少紅外光的透入,從而能使室內溫度降低超過9℃,極大降低了室內對空調降溫的能耗需求,這將助力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長遠目標。”秦天石說。

“目前我們已經設計出該光伏變色器件樣品,經過1萬次開關測試后,該器件的均可見光對比度仍然可以基本維持在初始值,證明我們的智能窗的能是穩定的。”劉有介紹,這一成果在建筑、汽車、高鐵、飛機等領域有廣泛市場前景。此外,相對于目前的光致變色鏡片,該光伏變色器件有著更快的響應時間和更廣的動態范圍,在防眩目護目鏡、飛行員視覺頭盔等高端領域也有應用潛力。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紫外線作“開關” 新型光伏變色智能窗自動調節采光 最新研究成果在線刊發于《自然·通訊》

你見過這樣的智能變色窗嗎,它們可以隨著太陽光的強弱,自動調節光線強度,改善室內采光;還能將酷熱的太陽光直射溫度降低超過...

2021-06-30 16:18:21

國內最大規模燃煤電廠碳捕集示范工程投運 成功實現燃煤電廠煙氣中二氧化碳大規模捕集

6月25日,每年15萬噸碳捕集與封存(CCS)示范項目(以下簡稱示范項目)在國能錦界公司通過168小時試運行,這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

2021-06-30 15:38:35

新研究稱喝咖啡有助保護肝臟 喝咖啡的人患慢性肝病或脂肪肝的風險低20%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報道,英國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經常喝咖啡的人患慢性肝病的風險較低,而且,咖啡的種類無關...

2021-06-28 09:55:22

面向碳中和重新定位CCUS技術 碳捕集封存技術這樣破局突圍

截至2020年,我國現有35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示范項目中,商業設施僅有6個,還面臨成本高、周期長、風險大的發...

2021-06-11 15:55:01

新技術可“預覽”DNA存儲數據文件 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0日發表的一項最新成果,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將DNA數據存儲方面的長期挑戰轉化為一種實...

2021-06-11 0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