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要聞 > 正文

滬指重返3000點 多空力量角逐上演 機構博弈多空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9-03-05 14:50:38

自滬指去年6月19日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以來,市場對此次反彈的期待已經足足醞釀了8個多月。

3月4日,滬指跳空高開直接突破3000點整數關口,一路震蕩上行后于午盤觸及當日高點3090.80點,雖然后來遭遇縮量調整,但收盤時指數收于3027.58點,仍站穩3000點上方。

在業內人士看來,A股市場預期的增量資金以及科創板設立提高風險偏好等因素,正在持續推動市場向好;但部分機構則認為,滬指站上3000點后反彈趨勢能否持續,仍然需要等待3月份基本面的確立驗證。

不過,機構投資者在A股市場放量上行中的分歧也在加劇。一方面部分機構正在持續加倉并調高目標股票的估值;另一方面也有前期進場且獲利不菲私募機構選擇了逢機退出。

攻克3000點關口

僅僅兩個月里的37個交易日里,滬指從不到2500點快速反彈重新站上3000點。

伴隨指數的走高,A股市場的成交規模似乎也并未有收縮之勢。3月4日,滬深兩市A股合計成交額達1.04萬億,創下了年初以來此輪反彈的第二大單日成交額。

“如果是縮量上漲后回調,意味著上漲勢能不足,但放量上漲,說明仍然有更多增量資金在接力這一輪上漲。”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

當日華泰證券表示,科創板配套規則推出、美債利率下行等因素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的風險偏好。

“從決策層的表態,到今年以來QFII額度擴容、資本市場減稅降費征求意見、科創板細則等政策的高效落地,都利好資本市場。”華泰證券表示,“資本市場改革將全方位助力科創,是今年A股市場大勢和配置需要重視的主線之一。”

國際資金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一些業內人士就認為,A股納入MSCI指數權重的提高將成為A股當下最為確定性的增量資金。

據國金證券測算,年內MSCI帶來的增量資金約為4550億元人民幣,為2018年的3.84倍,而一些主動類資金或更早布局搶籌。

“按照A股納入比例提升方案,按人民幣計,5月A股大盤股納入比例提升至10%,同時納入創業板大盤股,增量資金約1281億元;8月大盤股納入比例提升至15%,增量資金約1199億元;11月大盤股納入比例提升至20%,同時納入中盤股,增量資金約2070億元。” 國金證券表示,“三步完成帶來的增量資金合計為4550億元;其中被動資金約占20%,為910億元,主動資金約3640億元。”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此輪反彈能否得到持續,仍然需要等待基本面進一步落地后方能得到驗證。

“股指經過大幅修復后能否向縱深方向演進,徹底形成牛市格局,則需要許多基本面的因素逐一落地,市場將到了見真章的時候。”聯訊證券策略團隊表示。

華泰證券也提示,3月下旬至4月份A股市場面對的不確定性或將增加,如年報和一季報密集披露、美聯儲議息會議、開工數據公布等均有可能對市場預期帶來影響。

也有賣方機構認為,市場表現通常要領先市場預期,若A股市場反彈仍在3月份持續,則意味著上市公司基本面大概率向樂觀方向發展。

“價格的敏感度往往領先于市場公開信披,所以3月份行情可能會走在年報集中公布之前。”北京一家上市券商策略人士表示,“3月份行情上行極有可能意味很多公司的基本面已經見底,反之如果年報及一季報反映的基本面并不好,那么先期行情可能就會下行。”

機構博弈多空

站上3000點后,一些機構投資者仍在用逢機建倉來表達對市場的樂觀。

“目前市場已經進入板塊輪動的普漲階段,加之快速上漲往往存在慣性,我們認為大盤到達3000點后還有持續向上空間。”上海一家私募機構投資經理表示。

“之前也在等待回調,但這一輪上漲速度太強勢了,連續突破了我們關注的好幾個壓力位置,目前我們正在尋找逢低建倉的機會。”陜西一家私募機構人士也表示,“和之前不斷上漲的券商股相比,我們更看好一些科技股的估值機會,一方面科技股的估值目前僅接近此前市場歷史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科創板的設立有助于提高資金的風險偏好。”

面對不少機構的“翻多”,亦有部分布局較早的機構資金選擇了臨時撤退。

“已經由多轉空了,不過這也只是現階段的考慮,打算先撤出來看看。 因為覺得市場也沒那么多錢去讓指數創新高, 加上我們這波底抄的價格合適,也就不在乎現在的漲幅。”上海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如果后期趨勢進一步確立,我們可能會考慮把握其中的結構性機會。”

這些私募機構并非是當下控制風險的少數派,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不少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也在近來的上漲過程中選擇悄然減持。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2月1日至3月4日期間共有524家上市公司發出重要股東二級市場增減持公告,其中增持合計涉及參考市值達61.09億元,而減持合計參考市值則高達168.36億元,這意味著上述時間內來自重要股東的凈減持金額已達107.27億元。

不過這一現象也并未影響部分機構的樂觀判斷。

“重要股東主要來自于背后的產業資本,我們認為這一輪逢高減持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產業資本對流動資金的強烈需求,當公司股價走高后,這些股東擁有通過減持獲得更多現金的機會,因此才會出現較高的凈減持現象。”北京一家上市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這些減持背后較少是因為產業資本的財務性估值判斷,而更多應當是生產經營需要。”

“近期增量資金勢頭減弱后,不排除出現縮量回調的可能性,但我們仍然看好這輪反彈的后續發力。”該分析師同時表示。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滬指重返3000點 多空力量角逐上演  機構博弈多空

滬指重返3000點 多空力量角逐上演 機構博弈多空

自滬指去年6月19日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以來,市場對此次反彈的期待已經足足醞釀了8個多月。3月4日,滬指跳空高開直接突破3000...

2019-03-05 14:50:38

多部門聯合給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打氣”  推動物流裝備制造業發展

多部門聯合給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打氣” 推動物流裝備制造業發展

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等24部門日前聯合發布文件,在25個方面出臺措施推動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其中,重點包括提高...

2019-03-04 15:20:51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迎“提質升級”  “八字方針”深化供給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迎“提質升級” “八字方針”深化供給

2018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突破,三去一降一補成效顯著。進入2019年,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八字方針開啟了供給側結...

2019-03-04 09:40:16

2018年中國銀行業百強榜單發布  按各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凈額排序

2018年中國銀行業百強榜單發布 按各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凈額排序

2月26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了《商業銀行穩健發展能力陀螺(GYROSCOPE)評價藍皮書》(下稱《藍皮書》),公布了2018年中國銀行...

2019-03-01 10:37:48

易會滿:加強與各方溝通協作 促進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易會滿:加強與各方溝通協作 促進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2月27日下午3時30分,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副主席李超、方星海,上海證券交易所理...

2019-02-28 09: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