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結構性存款規模首超11萬億元幕后:銀行“轟炸式營銷”遭吐槽
- 來源: 證券日報 2019-04-09 09:42:20
作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結構性存款的熱度仍舊火熱。2019年2月份中資全國性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達到112259.6億元,首次超過11萬億元大關。
根據融360監測數據,3月份,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比2月份有所上漲,20萬元起購的大額存單利率達到自2018年3月份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值。3月份最后一周,結構性存款產品發行數量達到161只,為今年以來周發行量的最高值。市場分析多項指標指向季末時點攬儲壓力。
與此同時,有多位投資者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近期頻繁收到銀行短信推銷結構性存款,有個別銀行甚至每天都發送結構性存款產品廣告。
2月份結構性存款規模
首超11萬億元
今年以來,結構性存款發行仍舊火熱。根據央行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2月份,中資全國性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合計112259.6億元,較1月份增加了2447.43億元,環比增長2.23%,首次超過11萬億元大關,再創新高。
據融360不完全統計,3月份最后一周(3月22日-3月28日),結構性存款產品發行數量達到161只,環比增加了19只,為今年以來的周發行量最高值。從平均預期收益率來看,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6%,較上一期無變化。從發行量來看,發行量前三位的銀行為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和中國銀行。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收益率最高的為華夏銀行為5.59%;其次為東亞銀行,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5.48%。
自去年以來,結構性存款產品一直熱度不減。部分披露結構性存款數據的上市銀行年報印證了這一現象。例如,平安銀行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年末,該行結構性存款余額4335.6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9.2%。
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從銀行方面來看,結構性存款仍然為攬儲利器;從儲戶方面來看,結構性存款期限短、利率高,即使是收益下限也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高。”
結構性存款產品
“C位營銷”
“**銀行推出結構性存款新品種、收益新升級,2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3.6%或1.25%,4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3.8%或1.35%,6個月、1年期可享更高利率。保本兼顧收益,穩健投資優選。”
“**銀行掛鉤美元結構性存款,91天,預期年化收益率4.0%,保本浮動收益。”
“尊敬的客戶,手機銀行專屬結構性存款正在發售中,期限36天,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3.75%,起購金額1萬元。”
上述內容為部分銀行發送的結構性存款推銷短信。有投資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個別銀行甚至不間斷的每天發送結構性存款產品介紹。”
事實上,雖然有投資者表示這些短信推銷“擾民”,但是銀行的營銷成效還是很顯著。一位投資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有些結構性存款產品確實賣得很快,我去銀行咨詢時,就遇到過產品售罄的情況。”
除了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增加,銀行另一種攬存工具——大額存單的利率也普遍上漲。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的35家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3月份20萬元起購的大額存單各期限利率繼續上漲,均較基準上浮50%以上且達到了自2018年3月份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值。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銀行網點發現,絕大多數在營業大廳擺放宣傳欄或小黑板的銀行網點,都將熱門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寫在最醒目位置,廣告語多為“存款熱銷產品,保本保收益,先到先得”。還有部門網點擺放兩塊宣傳小黑板,一邊“結構性存款”、一邊“大額存單”,吸引不同的投資者。
這些結構性存款產品列表除了在網點大廳占據最醒目位置,還在多家銀行的手機銀行首頁“C位出道”。
以某城商行手機銀行為例,該行“結構性存款”欄目除排在第一位外,首頁滾動的6個熱門活動,有3個是結構性存款產品,分別為一款“代發工資客戶專屬結構性存款”和兩款“手機專屬結構性存款”。
再以某股份制銀行為例,該行手機銀行首頁滾動的5個熱門產品中,就有2個為結構性存款。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2月份結構性存款規模首超11萬億元幕后:銀行“轟炸式營銷”遭吐槽
作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結構性存款的熱度仍舊火熱。2019年2月份中資全國性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達到112259 6億元,首次超過1...
2019-04-09 09:42:20
-
-
9大股份行去年業績PK:5家營收增速超過10% 招商銀行穩坐頭把交椅
截至4月4日,除興業、華夏外,招行、浦發、中信、民生、光大、平安、浙商7家上市股份制商業銀行已經發布2018年度財務報告?!?..
2019-04-08 15:42:09
-
-
證監會推進機構監管工作 今年強化五大責任
與2018年比較,2019年機構監管工作會議的最大亮點是更加重視中介結構的作用,提出要加強中介機構在培育發行主體、詢價定價、...
2019-04-08 10:37:05
-
-
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受理的企業達37家
這是《證券日報》記者從上交所了解到的信息。具體看,這6家企業分別是深圳市創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申聯生物醫藥(上海)股份有...
2019-04-03 11:36:36
-
-
賽諾醫療沖刺科創板:已謀求IPO多年 行業競爭激烈
3月29日,上交所披露了賽諾醫療科學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諾醫療)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公司擬公...
2019-04-02 16: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