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要聞 > 正文

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零容忍 妨礙市場平穩健康運行

    來源: 經濟參考報  2019-05-20 14:17:18

隨著康得新1月份債務違約事件的發生,該公司的財務造假問題也被推向了前臺。據報道,康得新及其子公司賬面顯示,其在北京銀行西單支行的存款余額共計122億元,但實際上這筆存款純屬子虛烏有,北京銀行方面反饋的信息是“該賬戶余額為0元”。

有網民稱,A股歷史上,信息披露違規甚至被查實為財務造假的事件時有發生,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破壞市場公信力,妨礙市場平穩健康運行,甚至成為金融風險的源頭,對此必須零容忍,并加以嚴懲。

網民“莫開偉”認為,促使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膽大妄為主要是因為造假成本過低,相對于財務造假所獲得的動輒幾億元、數十億元的巨額利益,違規成本九牛一毛,幾乎可忽略不計。比如,根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的規定,對上市公司的頂格罰款不過60萬元,對責任人員的頂格罰款不過30萬元,這對造假公司的震懾力如同“隔靴抓癢”,較低的違規成本與背后竊取的巨大利益形成強烈的反差。

治理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必須對癥下藥,加大對財務造假的處罰力度。“皮海洲”等網民提出,做好修法工作刻不容緩。首先是從上市公司層面加大處罰力度。對于在上市環節進行財務造假的,應直接取消上市資格,對已上市企業必須采取嚴厲措施甚至強制退市;對于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處罰的起點線應不低于500萬元,上限不作規定,視情節輕重,可罰至上市公司破產為止。同時,對于財務造假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公司,實行強制退市。其次是加大對財務造假涉及的當事人的懲處力度。對于涉及財務造假的當事人,必須予以不低于5年的市場禁入處罰,情節嚴重的,則予以終身市場禁入。財務人員涉及財務造假的,則終身不得從事財務工作。而對于保薦等中介機構,同樣需要吊銷其不低于5年的執業資格。再次是切實賠償投資者損失,引入集體訴訟機制。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零容忍 妨礙市場平穩健康運行

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零容忍 妨礙市場平穩健康運行

隨著康得新1月份債務違約事件的發生,該公司的財務造假問題也被推向了前臺。據報道,康得新及其子公司賬面顯示,其在北京銀行...

2019-05-20 14:17:18

據統計:年內1300多項并購事件“正在進行中”  為去年同期2.6倍

據統計:年內1300多項并購事件“正在進行中” 為去年同期2.6倍

企業的并購重組事件再現激增。據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即1月1日至5月17日),公司正在進行中的并購事項有1327件,而在2018...

2019-05-20 09:56:14

消息:堅定資本市場中長期健康發展信心

消息:堅定資本市場中長期健康發展信心

4月份以來,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A股出現短期波動,市場風險偏好有所降低。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收盤,上證指數自...

2019-05-17 10:31:58

18家銀行延期披露年報  “審計工作未完成”成為“擋箭牌”?

18家銀行延期披露年報 “審計工作未完成”成為“擋箭牌”?

與上市銀行要求披露的年報截止日期相同,已發行金融債券的商業銀行按規定也應于每年4月30日前披露年度報告。而《證券日報》記...

2019-05-17 10:22:55

為什么要設立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為什么要設立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5月15日,證監會舉行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啟動儀式,證監會一正兩副的出席顯示了這場活動的規格。這也是證監會主席易會...

2019-05-16 11: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