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研發高企虧損持續 康寧杰瑞闖港股
- 來源: 時代周報 2019-07-23 16:51:57
由于尚未有商業化的產品,康寧杰瑞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其核心產品KN035和KN046都處于臨床試驗階段,上市以后將面臨與PD-(L)1藥物的競爭。
去年首個國產PD-(L)1藥物上市以來,國內該藥物的市場規模達到1億元,但獲批上市的產品也有5個,另有20種藥物處于申請或III期臨床階段,競爭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產品上市后能為公司業績帶來多大效益,值得觀望。時代周報記者聯系康寧杰瑞并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創新很燒錢
作為一家專注于生物制劑的創新藥企,康寧杰瑞的研發管線中有8種腫瘤候選藥物,其中4種處于臨床階段。
研發進度最快的是KN035,由康寧杰瑞發明并與思路迪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目前在中國進行膽管癌的III期關鍵性試驗。招股書稱,該藥物或將成為全球第一種可皮下注射的PD-L1抑制劑。
康寧杰瑞的另一款核心產品KN046也在中國和澳大利亞進行II期臨床試驗,這是一種同時靶向兩個免疫檢查點PD-L1和CTLA-4的BsAb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潛在突破性的新一代腫瘤免疫特效藥。公司稱,已經在選定適應癥上采用快速進入市場的方法,并計劃在2021年提交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
與其他創新藥企類似,成立于2009年的康寧杰瑞至今依然處于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公司2017年和2018年度分別虧損6483萬元和2.03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已虧損3312萬元,同比擴大130%。
研發成本是最大的開支,包括與CRO、CMO、臨床試驗站點合作的第三方訂約成本、候選藥物的原材料成本和研發人員的人力成本等,其中第三方訂約成本最高,占研發支出的50%左右。康寧杰瑞的2017年和2018年的研發支出分別為5322萬元和6561萬元,2019年第一季度則達到2574萬元,同比增長131%。
由于在研產品均未真正實現商業化,康寧杰瑞僅有的收入是來自政府補貼和銀行利息。蘇州和江蘇地方政府部門支持腫瘤藥物研發,2017年和2018年分別補助了118.3萬元和35.3萬元,主要用于KN026和KN035的研發。而由于KN046要在澳大利亞進行臨床試驗,2019年第一季度的政府補助驟增至267萬元。同期,康寧杰瑞獲得360.3萬元的銀行利息,這些利息來源于A輪融資籌集的資金。
2018年11月,康寧杰瑞的母公司Alphamab Oncology完成了A輪融資,募集了超過1億美元,參投的機構包括尚珹投資、太盟投資集團、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奧博資本等。這筆融資將用于繼續推進創新生物大分子藥在全球的臨床開發、擴大全球臨床開發及建立商業化團隊、完成生物大分子藥生產基地的建設。
2019年5月,Alphamab Oncology又迅速完成了6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由Hudson Bay Capital領投,尚珹投資、太盟投資集團、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均繼續參與投資。該輪融資資金將為KN035的中國藥物批準及商業化做準備。
一位資本市場分析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康寧杰瑞目前是最需要資本投入的時候,雖然還未盈利且風險較大,但港股市場市場化程度更高,投資者對其技術優勢會有更理性的判斷。
賽道擁擠
灼識咨詢報告顯示,2013―2018年,中國的癌癥發病數從370萬上升到440萬,預計到2030年還將上升到580萬。隨之擴大的是腫瘤藥物市場的規模,2018年已經達到234億美元,此后預計的年復合增長率為8.3%。
而隨著腫瘤治療方法的改進,靶向藥物日益成為熱門,其中的免疫治療又因更好的療效和更低的毒性成為其中佼佼者,PD-1/PD-L1正是腫瘤免疫治療領域最受關注的靶點。
康寧杰瑞在招股書中稱,中國PD-(L)1抑制劑的總體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8年的1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10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4.2%。
PD-1/PD-L1受到藥企追捧,也就意味著競爭者的增多。在國內最先獲批上市的是百時美施貴寶的Opdivo和默沙東的Keytruda,隨后君實生物(01877.HK)和信達生物(01801.HK)迅速在2018年底和2019年初推出特瑞普利單抗和信迪利單抗,開拓國產單抗藥物時代。2019年5月,恒瑞醫藥(600276.SH)的卡瑞利珠單抗也獲批上市,并在7月16日再度獲得兩大適應癥的III期臨床批件。截至目前,國內獲批上市的PD-1單抗藥物已經達到5種。
百濟神州(06160.HK)、阿斯利康、羅氏的單抗藥物也在審批階段,預計今年年內將獲批上市,而目前在申請或III期臨床階段的PD-1抑制劑也多達20種。因此,康寧杰瑞的主要產品KN035和KN046不僅難以獲得先發上市的優勢,還將面臨激烈競爭。
一位公募醫藥分析師王振(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PD-1未來的競爭肯定會越來越激烈,同適應癥的產品會越來越多。眾多企業研發PD-1是看中其廣闊市場,因為這是一種創新的免疫療法,很多腫瘤患者都能出現免疫抑制,因此這是一種廣譜抗腫瘤藥。而O藥、K藥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已經獲得優異的銷售業績,也是國內藥企爭相布局的動力。
對康寧杰瑞來說,其獨特優勢在于能夠同時靶向兩個免疫檢查點的KN046,該藥屬于新一代雙特異性抗體(BsAb)藥物,能實現更高的潛在抗腫瘤療效,帶來優于單抗的生物學效應。但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BsAb藥物也有85種。
盡管PD-1單抗藥物存在巨大的商業價值,但產品上市后對公司的業績將有何影響仍是未知數。奪得首個國產PD-1單抗的君實生物,2019年第一季度因單抗產品獲得營收0.79億元,同比上升超過50倍,但由于銷售費用大漲將近200倍,研發費用也上漲接近3倍至1.96億元,其歸屬凈利潤依然虧損3.77億元。
王振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國產PD-1基本處于剛上市的狀態,還處于市場開拓期,需要招標、進院、學術推廣等,判斷產品盈利能力還需更長時間的觀察。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消息:研發高企虧損持續 康寧杰瑞闖港股
7月15日,康寧杰瑞生物制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有摩根士丹利、中信里昂證券和Jefferies。由于尚未有商業化的產...
2019-07-23 16:51:57
-
快訊:細數科創板交易首日八宗“最”
歷時八個多月,科創板終于在7月22日鳴鑼開市,中國資本市場進入科創板時代。周一,首批上市的25家科創板公司市場表現搶眼,盡...
2019-07-23 16:50:46
-
快訊:壽險外資股比過渡期提前至2020年 業內:競爭將更充分
繼5月份釋放信號,擬推出12條對外開放措施之后,7月20日,銀保監會正式推出7項對外開放新政策措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
2019-07-22 16:44:12
-
萬億國資劃轉社保難在哪 利潤壓力
社保可持續性牽動民心,養老金的風吹草動都將引發熱議。在社保降費率成為大趨勢之際,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成了各方期待...
2019-07-22 16:43:07
-
消息:內資險企豐富度提升 門檻提高
目前,在現有的28家外資壽險公司中,除了友邦保險、中宏人壽、中德安聯人壽因歷史原因外,合資壽險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均未超過5...
2019-07-22 16: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