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要聞 > 正文

上市險企一季度投資收益1589億增31% 投資收益驅動業績增長

    來源: 長江商報  2021-05-10 15:25:25

投資端的驅動下,上市險企一季度業績增速表現兩極分化。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五家A股上市險企共計實現歸母凈利潤806.98億元,同比增長27.6%。但細分來看,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及中國人保三家凈利潤增幅超過30%,中國安和中國太保凈利增速未超過5%。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投資收益增長是三家險企凈利潤高增的主要原因。整體來看,報告期內五家上市險企共計實現投資收益1589.2億元,同比增長30.96%,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約為14.19%。

而在負債端,上市險企中壽險新業務表現不一。同時車險綜改的壓力延續,三家財險公司安產險、人保財險、太保產險的車險收入一季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市場人士分析,疫情對保險需求的壓制影響仍在,以及代理人轉型仍在途中,預計全年負債端維持弱復蘇趨勢。

投資收益驅動業績增長

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今年來上市險企業績普遍回溫,一季度歸母凈利潤整體同比增長27.6%,但增速表現差異較大。

具體而言,今年一季度,中國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03.08億元、3734.58億元、1512.63億元、813.65億元、1737.62億元,同比增長3.7%、10.57%、9.44%、19.39%、2.89%;歸母凈利潤272.23億元、285.89億元、 85.47億元、63.05億元、100.34億元,同比增長4.5%、67.3%、1.9%、36.03%、42.1%。

其中,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及中國人保三家凈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且增幅超過30%。而中國安、中國太保的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不大,均未超過5%。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投資收益的表現是上述險企業績增速分化的主要原因。

以業績增速最高的中國人壽為例,一季度其實現總投資收益651.12億元,同比增長43.3%,投資收益734.84億元,同比增長42.1%,金額在五家險企中最高。

中國人保、新華保險和中國太保分別實現投資收益179.95億元、195.58億元、273.82億元,同比增長36.7%、57.8%、35.7%。

相較而言,一季度中國安的總投資收益為239.07億元,同比減少7.8%。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中國安對于華夏幸福相關投資資產進行減值計提及估值調整金額為182億元,對稅后歸母凈利潤影響金額為100億元,對稅后歸母營運利潤影響金額為29億元。

投資收益這一指標為統計口徑,今年一季度,五家上市險企共計實現投資收益1589.2億元,同比增長30.96%,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約為14.19%。

壽險新業務價值分化車險壓力延續

從負債端情況來看,疫情對于保險需求的抑制作用仍存。

壽險業務方面,一季度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238.92億元,同比增長5.2%。但在2020年高基數基礎上,新業務價值同比下降13.2%。

同樣披露新單業務的還有中國安,一季度安的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5.4%至189.8億元,分化明顯。

據此,開源證券高超分析,預計一季度新業務價值表現高開低走,整體略低于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壽和中國安還披露,截至一季度末,兩家公司的代理人數量分別為128萬人、99萬人,較上年末分別下降7%、3.7%。

高超繼續指出,受增員難度大、招募標準提升及上市險企主動壓降隊伍規模,清退不合格人力影響,代理人規模持續下降,質態升級仍為上市險企工作重心。疫情對需求的壓制影響仍在,監管邊際趨嚴,以及代理人轉型仍在途中,預計全年負債端維持弱復蘇趨勢。

而在車險綜合改革實施后,上市險企車險保費收入增長依然面臨壓力。一季度,安產險、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分別實現車險保費收入426.38億元、575.03億元、218.67億元,同比減少8.8%、6.7%、7%,均出現下降。

在此情況下,上市險企通過發力非車險業務緩解壓力。如太保產險非機動車輛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18.8億元,同比增長41%,帶動保險業務實現收入437.47億元,同比增長12%。

人保財險的非車險業務中,除了信用保證險規模大幅減少之外,其他險種保費收入均為正增長,一季度其實現原保費收入1355.52億元,同比增長6.2%。

三大財險公司中,僅安產險收入規模下降。一季度,安產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61.75億元,同比下降8.8%。除了車險收入減少之外,報告期內安產險的非機動車輛險實現保費收入182.97億元,同比減少15.8%,但意外與健康險保費收入52.4億元,同比增長28.5%。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上市險企一季度投資收益1589億增31% 投資收益驅動業績增長

在投資端的驅動下,上市險企一季度業績增速表現兩極分化。據統計,今年一季度,五家A股上市險企共計實現歸母凈利潤806 98億...

2021-05-10 15:25:25

博菱電器短期借款一年陡增10倍 近七成收入來自第一大客戶

宅經濟帶動小家電企業股價與業績齊飛,新三板小家電代工企業博菱電器也欲乘風上市。4月30日,寧波博菱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2021-05-10 15:24:09

華廈眼科過度醫療騙保頻發三年被罰79次 蘇慶燦密集減持中金突擊入股

民營眼科醫療暴利背后不乏違法違規亂象,這在華廈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廈眼科)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華廈眼科成立...

2021-05-10 15:22:09

融僑集團三年千億目標落空凈利降7成 負債走高全國化布局緩慢

千億目標落空,融僑集團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曾在2018年喊出三年千億戰略目標的融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融僑),最終...

2021-05-10 15:18:41

小電科技盈利模式單一致三年兩虧 2020年虧損超1億元

瘋狂燒錢模式倒閉利潤縮水下,共享充電加速向資本市場邁進。繼怪獸充電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街電、搜電合并之后,杭州小電科...

2021-05-10 15:12:42